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送人北归》
《九日送人北归》全文
清 / 曹炳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折取茱萸当柳条,送君明日上兰桡。

望乡惜别分南北,并作离魂一夕销。

(0)
鉴赏

这首诗《九日送人北归》是清代诗人曹炳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重阳节送别友人的场景。

首句“折取茱萸当柳条”,以茱萸与柳条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茱萸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常用于驱邪避凶的植物,而柳条则常与离别相联系,此处以茱萸代替柳条,巧妙地将重阳节的习俗与送别的主题融合在一起,暗示了送别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次句“送君明日上兰桡”,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方式。兰桡,即船桨,这里借指船只。诗人用“明日”二字,预示着离别即将来临,而“上兰桡”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即将乘船远行的画面,表达了送别者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第三句“望乡惜别分南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在送别之际,友人与送别者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前进,一个回望故乡,一个目送友人远去,这种空间上的分离,加深了离别的感伤。同时,“望乡”也寄托了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送别者对友人未来的牵挂。

最后一句“并作离魂一夕销”,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离别之夜的痛苦与煎熬。离魂,即离别时灵魂的飘散,这里形容了送别者一夜之间因离别之痛而心神俱碎的状态。这一句不仅渲染了离别之夜的凄凉氛围,也深刻揭示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痛苦。

综上所述,《九日送人北归》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重阳节送别友人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曹炳曾
朝代:清   字:为章   号:巢南   籍贯:上海   生辰:1660~1733

曹炳曾(1660~1733)清初藏书家、刻书家。字为章,一字戆民,号巢南,上海人。以藏书、刻书著名于一时。建有藏书、刻书处所为“城书室”,收藏和刊刻古籍数万卷。
猜你喜欢

十二咏·其十一磬塘

乔木森森借绿阴,曲塘波影漾疏林。

龟鱼不用愁清浅,藻荇菰蒲隐映深。

(0)

长沙有长江重湖之险而无战舰水军余得唐嗣曹王皋遗制创造战舰数十艘上下三层挟以车轮鼓蹈而前駚于阵马募水军三千人日夕教习以二月十八日临清湘门按阅旌旗戈甲一新观者如堵成五绝句以志之·其三

长江巨浸虽天设,控制堤防本在人。

暇日不为坚守计,临危何以扼通津。

(0)

舣舟泊头镇风雨中乘小舟行十馀里遵陆游罗浮山宝积延祥寺

神山失凭依,漂泊西南州。

连峰蟠秀气,作镇苍溟陬。

世传朱明洞,深秘未易求。

夜半见赤日,光若金鳌浮。

我来夏正中,川涨通行舟。

弭棹泊头渚,遂作罗浮游。

山灵悯病暑,风雨为变秋。

云开远岫出,黛色散不收。

篮舆陟翠微,颇得精庐幽。

雅志惬丘壑,斯行岂人谋。

愧烦五色雀,顾我鸣啁啾。

寓目天水永,微茫见瀛洲。

中原正云扰,盗贼屯蜂蟊。

而我卧云海,归途亦淹留。

逝将憩真境,秘诀追前修。

稚川不可见,得见野人不。

(0)

南迁道郁林郡守王君示古律诗一篇北归辄成两篇以答其意·其一

山围古郡碧周遭,陆绩衣冠雅自褒。

海上来归怀麈尾,鬓间空叹长霜毛。

易书顾我耽成癖,诗笔怜君老更豪。

此去龙城幸非远,不须巨石压云涛。

(0)

初发雷阳有感二首·其二

馀生幸尔脱垂涎,鸡肋安能拒老拳。

万里得归辞瘴海,三年奔命厌征轩。

采薇散发嵇中散,开灶烧丹葛稚川。

此去山林如脱兔,这回且结好因缘。

(0)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三

南阳庙坐致云云,赖有嘉言为解纷。

叹息今人不如古,久无庆忌救朱云。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