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取茱萸当柳条,送君明日上兰桡。
望乡惜别分南北,并作离魂一夕销。
折取茱萸当柳条,送君明日上兰桡。
望乡惜别分南北,并作离魂一夕销。
这首诗《九日送人北归》是清代诗人曹炳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重阳节送别友人的场景。
首句“折取茱萸当柳条”,以茱萸与柳条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茱萸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常用于驱邪避凶的植物,而柳条则常与离别相联系,此处以茱萸代替柳条,巧妙地将重阳节的习俗与送别的主题融合在一起,暗示了送别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次句“送君明日上兰桡”,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方式。兰桡,即船桨,这里借指船只。诗人用“明日”二字,预示着离别即将来临,而“上兰桡”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即将乘船远行的画面,表达了送别者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第三句“望乡惜别分南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在送别之际,友人与送别者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前进,一个回望故乡,一个目送友人远去,这种空间上的分离,加深了离别的感伤。同时,“望乡”也寄托了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送别者对友人未来的牵挂。
最后一句“并作离魂一夕销”,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离别之夜的痛苦与煎熬。离魂,即离别时灵魂的飘散,这里形容了送别者一夜之间因离别之痛而心神俱碎的状态。这一句不仅渲染了离别之夜的凄凉氛围,也深刻揭示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痛苦。
综上所述,《九日送人北归》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重阳节送别友人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
长江巨浸虽天设,控制堤防本在人。
暇日不为坚守计,临危何以扼通津。
神山失凭依,漂泊西南州。
连峰蟠秀气,作镇苍溟陬。
世传朱明洞,深秘未易求。
夜半见赤日,光若金鳌浮。
我来夏正中,川涨通行舟。
弭棹泊头渚,遂作罗浮游。
山灵悯病暑,风雨为变秋。
云开远岫出,黛色散不收。
篮舆陟翠微,颇得精庐幽。
雅志惬丘壑,斯行岂人谋。
愧烦五色雀,顾我鸣啁啾。
寓目天水永,微茫见瀛洲。
中原正云扰,盗贼屯蜂蟊。
而我卧云海,归途亦淹留。
逝将憩真境,秘诀追前修。
稚川不可见,得见野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