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试院中·其三》
《试院中·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青灯照我梦城西,坐上传觞把菊枝。

忽忽觉来头更白,隔墙闻语趁朝时。

(0)
翻译
青灯照亮我梦中的城西,席间传杯饮酒赏菊花。
猛然醒来发现头发已白,隔着墙听见邻居谈论着早晨的话题。
注释
青灯:昏黄的油灯。
梦城西:梦中的远方城市。
坐上:在座位上。
传觞:传递酒杯。
把菊枝:拿着菊花枝。
忽忽:忽然、猛然。
头更白:头发更加斑白。
隔墙:隔着墙壁。
闻语:听到谈话声。
趁朝时:趁着早晨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深含哲理。开篇“青灯照我梦城西”,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带有梦幻色彩的夜晚场景,“坐上传觞把菊枝”则展现了诗人独自赏菊、饮酒的孤寂情怀。

"忽忽觉来头更白"一句,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感受。"隔墙闻语趁朝时"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看红尘的情境,诗人似乎在倾听着墙外传来的早晨生活的声音,却又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独处和时间流逝的感悟,表现了诗人超越世间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状态。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典美学中的理想生活图景,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野外即事

春暮仓庚鸣,农家语堪听。

雨旸不违时,麦高桑叶青。

烹豚酌清酒,庙中谢神灵。

田蚕杯珓好,欢声动林坰。

祭罢各分散,群鸟啄馀腥。

(0)

悠悠万里行

悠悠万里行,河畔草青青。

青草有衰歇,远行无期程。

秦既灭六国,驱民筑长城。

长城三千里,将以限胡兵。

城边沙水寒,饮马马悲鸣。

筑夫困久役,谁无乡土情。

父母念孝养,室家叹孤嬛。

万一死于筑,白骨空支撑。

膏血脂草莽,魂魄亦飘零。

苦哉筑城人,举杵无乐声。

仁守国自固,不仁祸斯宏。

祖龙不知此,纵暴劳苍生。

高明鬼瞰室,天道常恶盈。

长城徒高高,不救秦祚倾。

岂若唐虞君,垂衣燕泰宁。

至德亘万古,巍巍不可名。

(0)

晓步十韵示山友

隐居绝他营,晓步缘涧壑。

水深鱼影閒,林密鸟声乐。

晴空极清明,孤云何住著。

原穷得危磴,路转见横彴。

啸响空谷传,吟情古灵觉。

所遇皆隐沦,论心遗厚薄。

在山无小草,忘世胜大药。

馀生岂须计,此兴谅非错。

其适在閒旷,何用嫌落魄。

书此以告君,狂言君勿噱。

(0)

闭户

闭户日无事,山光满盈几。

饭馀曲肱睡,一觉颇酣美。

心平不作梦,境寂如止水。

山童为煎茶,茶熟我当起。

(0)

天目山僧隐居

卜居就穷崖,几席净如泛。

三池更幽绝,澄澈皆可鉴。

深处有蟠蛟,游子不敢瞰。

独向月明时,临流学清梵。

(0)

禅翁

禅翁八十鬓如霜,冷坐云边旧竹房。

唯放此身长懒散,更无馀事可思量。

飞流激石泉珠迸,斜照入林松影长。

即景成诗疑未稳,更寻樵父为平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