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释弘伎自关中游蜀山》
《释弘伎自关中游蜀山》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太华峰前西别秦,锦江持钵度馀春。

经冬不散峨嵋雪,一夕轻消面壁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从关中游历至蜀地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太华峰前西别秦”,诗人以太华山为起点,向西行至秦地,简洁地点明了旅行的方向和起始点。太华山,即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险峻著称,此处用以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和高远的修行境界。

次句“锦江持钵度馀春”,转而描述僧人在春天时节穿越锦江,手持钵盂前行的情景。锦江,位于四川盆地,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以其秀美的风光闻名。此句不仅展现了僧人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修行者在世间流转,心怀慈悲,行善积德。

第三句“经冬不散峨嵋雪”,进一步描绘了峨眉山的冬日景象。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以其秀丽的山色和丰富的佛教文化而著名。这句话通过强调峨眉山终年不化的积雪,表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禅宗中关于空性和无常的哲学思考。

最后一句“一夕轻消面壁人”,则聚焦于僧人的内心世界。面壁人通常指的是通过长时间静坐冥想来寻求心灵净化和智慧增长的修行者。这一句暗示了僧人在一夜之间,面对自然的洗礼,内心得到了某种超脱和觉醒,仿佛积雪在一夜之间消融,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精神层面的深刻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僧人游历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对生命、自然与修行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双重关注。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题答筤谷目

我家湘上高嵋山,茅屋修竹一万竿。

春雨晨锄斸玉版,秋风夜馆鸣琅玕。

自来京华昵车马,满腔俗恶不可删。

洞庭天地一大物,一从北渡遂不还。

苦忆故乡好林壑,梦想此君无由攀。

嗟君与我同里社,误脱野服充朝班。

一别篬筤囗猿鹤,十年台省翔鹓鸾。

鱼须文笏岂不好,却思乡井长三叹。

钱唐画师天所纵,手割湘云落此间。

风技雨叶战寒碧,明窗大儿生虚澜。

簿书尘埃不称意,得此亦足镌疏顽。

还君此画与君约,一月更借十回看。

(0)

采桑曲

种桑人家十之九,连绿不断阴千亩。

年年相戒桑熟时,畏人盗桑晨暮守。

前年灾水去年旱,私债官租如火锻。

今春差觉风雨好,可惜桑田种又少。

采桑女子智于男,晓雾浸鞋携笋篮。

幼年父母责女红,蚕事绩事兼其中。

桑有稚壮与瘦肥,亦有蚕饱与蚕饥。

忌讳时时外意生,心血耗尽茧初成。

织不及匹机上卖,急偿官租与私债。

促织在室丝已竭,机抒西邻响不绝。

残岁无米货入苦,妄意明年新丝补。

(0)

庐山

我生久行役,入山苦不早。

身带灵宝符,鸡犬自牵抱。

清风散阴气,晶出安能褥。

五老如故人,依稀梦中道。

(0)

安远庙

东岭琳宫接,题门各有名。

匪尊不二法,缘系众藩情。

佛日迎薰朗,慧云收雨征。

金川兹武定,安远永销兵。

(0)

梅花·其二

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

一任夜无月,何妨天不春。

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

祇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

(0)

桐江作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