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京郑张王三子觞予祠亭作四首·其四》
《出京郑张王三子觞予祠亭作四首·其四》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义心轻远别,相送劳密亲。

密亲等肉骨,倏若商与参。

置酒临河梁,饮马越城闉。

城闉睇黄屋,楼观杳清旻。

崇高望弗及,疏远难为陈。

桑梓怀故墟,轩冕绊我身。

岁月复行役,山川多苦辛。

凛秋换物色,首路怆风尘。

泪下不可挥,日暮沾人巾。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出京郑张王三子觞予祠亭作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别京城时的复杂情感和对亲友的深厚思念。

首句“义心轻远别”,点明了诗人虽知离别是义举,但仍感轻盈而沉重,体现了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接着“相送劳密亲”一句,描绘了亲友送别的情景,表现了亲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密亲等肉骨,倏若商与参”运用比喻手法,将亲友的关怀比作滋养生命的肉与骨,又如商参星宿般遥远,形象地表达了亲情的珍贵与距离的无奈。

“置酒临河梁,饮马越城闉”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设置宴席、渡过河梁、饮马于城门之外等细节,展现了送别时的庄重与深情。

“城闉睇黄屋,楼观杳清旻”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氛围,眺望皇宫,楼台隐没在清朗的天空之中,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显孤独的景象。

“崇高望弗及,疏远难为陈”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难以言说的情感。

“桑梓怀故墟,轩冕绊我身”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官场束缚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岁月复行役,山川多苦辛”描述了离别后的生活状态,岁月流转,旅途艰辛,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挑战。

“凛秋换物色,首路怆风尘”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万物更替,诗人踏上归途,心中充满了凄凉与风尘之感。

“泪下不可挥,日暮沾人巾”以泪流满面、日暮时分泪水沾湿衣巾的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伤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离别京城时的复杂心情和对亲友、家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感蝗

六月飞蝗过目频,奇灾何事苦斯民。

天空不断回风雪,陇际还惊蔽日尘。

倏作青娥摧绿野,旋看赤土泣苍旻。

谁将无食悲生计,秪有催租愁杀人。

(0)

阌乡道中

六十颓龄独可叹,五千馀里一微官。

河临断岸魂应断,径入寒岩胆亦寒。

白雁关心秋杳杳,黄尘吹面日漫漫。

篱英烂漫情如失,岭树迢遥兴欲阑。

(0)

满庭芳.登道场山作

一雨催凉,千崖吐秀,万壑争效潺湲。

暂停篮笋,携杖翠微间。

点点龙鳞玉甃,堪怜处、屐齿敲悭。

朱栏外,粘天万顷,七十二峰间。

呼尊誇更有,松飙凤吹,云岫鸦鬟。

又谁送、黄鹂巧唱绵蛮。

漫问何山最好,争应道、还有何山。

能移兴,新晴月色,飞步上孱颜。

(0)

减字木兰花

杨花乱起。摇荡春光千万里。无限长条。

牵惹行人东陌桥。杨花落尽。也有暮鸦来借问。

且管生前。身后浮萍最可怜。

(0)

投慈氏寺宿·其二

入门金像欣然笑,笑我津梁老此生。

兜率天中观自在,不知贤剑也求名。

(0)

江上别黄生·其二

睡醒双箸印微红,小立江干怨晓风。

莫问长安天近远,酒人多在梦魂中。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