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乌鸢山下藤树》
《观乌鸢山下藤树》全文
宋 / 释永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株老树蔽荒林,下有藤悬巨蟒身。

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yuānshānxiàténgshù
sòng / shìyǒng

zhūlǎoshùhuānglínxiàyǒuténgxuánmǎngshēn

xiéniǎosànshānhūnguǐduànxíngré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神秘的景象。"一株老树蔽荒林",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棵沧桑的老树孤独地矗立在荒芜的树林中,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和环境的荒凉。接下来的"下有藤悬巨蟒身"则运用了奇特的比喻,将垂挂的藤蔓形容为巨蟒之躯,增添了画面的奇幻色彩和几分恐怖气氛。

"几度日斜乌鸟散",诗人通过描述日落时分乌鸦归巢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孤寂与凄清的氛围。"山昏鬼哭断行人"则以夸张的手法,借黄昏时分山间的阴森气氛和仿佛能听见的鬼哭声,暗示了此处的险恶和行人稀少,令人不寒而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乌鸢山下藤树的独特风貌,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人迹罕至之地的想象与感慨。宋朝释永颐的这首诗,体现了禅宗诗人的空灵与超脱,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人生无常的哲思。

作者介绍

释永颐
朝代:宋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 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暮春过郊寺访李伯开

雨过林垌翠未乾,莺花三月尚凝寒。

高原放犊催春耨,小院鸣钟报午餐。

野兴暂依禅藻逸,闲情休作旅尘看。

蒯缑南国如君几,莫向松窗净侣弹。

(0)

示禧禋二儿励学

学问正何取,奥义涵其中。

微言迪英哲,典论开颛蒙。

苟非先圣训,酝酿于心胸。

虽复美衣食,将与鹿豕同。

君子务进修,曲士徇穷通。

识力贵超迈,器宇羞凡庸。

盛年不我再,鬓发如霜蓬。

勉矣恒咨求,谅无旦夕功。

(0)

月夜山中感兴·其二

山寺钟声送夕阳,引来月色到东廊。

三更梦断觅残蝶,花影重重上短墙。

(0)

送李伯襄太史还朝便道访西湖终南诸胜

三城春草绿纷纷,万里扁舟此送君。

人在玉堂仙作吏,翰传金纸凤为文。

花连驿路莺声远,梦绕离亭叶影分。

便借子长游亦得,应知词赋愈淩云。

(0)

夜泊长洲山下望月

芙蓉醉尽暮江平,有客停船待晓行。

山洗夜风秋转静,水明天镜月初生。

情知乌鹊元三匝,魄在冰壶见独清。

此去采芳携手处,相看明日又孤城。

(0)

伯襄太史携同似公赞夫代骧定国再过观梅时梅先开者飘落几尽止从山畔得一株太史方惘然不知梅开近皆两度也此事已三年矣是在梅花主人为之纪事·其一

吟眺几徘徊,聊人是早梅。

直愁花易落,不厌客频来。

辨蕊时披竹,寻芳更上台。

最怜归路晚,山畔一丛开。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