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松堂枕簟秋,一帘疏雨晚风收。
客知烟际来时路,先向江边问白鸥。
五月松堂枕簟秋,一帘疏雨晚风收。
客知烟际来时路,先向江边问白鸥。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淡雅之美。首句“五月松堂枕簟秋”以“枕簟秋”营造出一种虽是五月却已有秋意的凉爽氛围,暗示着环境的清幽与主人心境的平和。接着,“一帘疏雨晚风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晚风轻拂,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通过“疏雨”和“晚风收”这两个细节,诗人巧妙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后两句“客知烟际来时路,先向江边问白鸥”,则将视角转向来访的客人。客人似乎对这片景象充满了好奇,他们知道从远处烟雾缭绕的地方走来的路径,甚至在还未到达之前,就已经开始向江边询问白鸥的方向。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访客对于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来访者行为的巧妙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云嶂天涯尽,川途海县穷。
何言此地僻,忽与故人同。
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
王程不我驻,离思逐秋风。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
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
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
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
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予金门客,何事沧洲畔。
谬以三署资,来刺百城半。
人隐尚未弭,岁华岂兼玩。
东山桂枝芳,明发坐盈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