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晚菊三首·其一》
《和晚菊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廖行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羁寓穷秋几许清,晚芳犹尔亦何荣。

东篱旧岂论馀子,三径今应愧老成。

气味耐堪供饮兴,登临那得厕群英。

节华要是丈人行,俗眼谁知省屈平。

(0)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廖行之的《和晚菊三首(其一)》描绘了秋天里菊花虽处困境却依然清雅绽放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晚菊的赞赏和自我比照。首句“羁寓穷秋几许清”表达了诗人寓居异乡,身处深秋的孤寂与清冷,然而晚菊的坚韧和清高给他带来了慰藉。次句“晚芳犹尔亦何荣”进一步赞美菊花即使在秋季凋零之际,仍能保持其芬芳,显示出一种不求荣华的高尚品质。

“东篱旧岂论馀子”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示晚菊的品格如同陶渊明所爱的菊花,不与世俗争艳,超凡脱俗。“三径今应愧老成”则以自己老成的身份自谦,感叹菊花的青春活力,暗示自己虽年长但仍需向菊花学习其坚韧精神。

“气味耐堪供饮兴”写菊花的香气适宜用来增添饮酒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欣赏。“登临那得厕群英”表达诗人认为菊花在众多名花中也足以自立,不逊色于任何杰出之士。

最后两句“节华要是丈人行,俗眼谁知省屈平”将菊花比喻为高洁的君子,暗示其品性如同屈原般被世俗忽视,表达了诗人对晚菊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理解能力的质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晚菊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廖行之
朝代:宋   字:天民   号:省斋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生辰:1137~1189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猜你喜欢

晚泊千墩有感

野色平烟草,孤村泛海天。

铎声山顶寺,镫影树中船。

宿鸟冲残照,征帆落晚烟。

长途多寂寞,万感忆从前。

(0)

饮丁若思榆枋馆·其二

君自多幽兴,能留看竹人。

檐花催进酒,池水待垂纶。

稍话间中事,真疑世外身。

柴扉须静掩,此外即风尘。

(0)

筑墙谣·其三

墙下有壕,壕深及水。

水潺潺,壕无址,风雨忽来,墙入壕底。

风耶雨耶,戕我生者汝耶?

(0)

筑墙谣·其一

高筑墙,墙高不可越,登登杵声莫教绝。

官司念汝汝自竭,不见东村,鞭挞流血。

(0)

金山

水国琳宫蜃气昏,云开金碧射朝暾。

一围树色高连塔,四面江声涌入门。

郭璞墓前增战垒,中泠泉上没潮痕。

凭临不敢舒长啸,恐有蛟龙卧石根。

(0)

黄竹子歌

江边黄竹子,风雨夜悲鸣。

不堪截作笛,亦有断肠声。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