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墙,墙高不可越,登登杵声莫教绝。
官司念汝汝自竭,不见东村,鞭挞流血。
高筑墙,墙高不可越,登登杵声莫教绝。
官司念汝汝自竭,不见东村,鞭挞流血。
这首清代连佳樗的《筑墙谣(其一)》描绘了一幅紧张而压抑的画面。诗人以筑墙为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官府严苛的批判。"高筑墙,墙高不可越"象征着社会阶层的壁垒森严,人民难以逾越。"登登杵声莫教绝"通过捣土的声音,暗示了劳动者艰辛的劳作,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却无法改变生活的困境。
"官司念汝汝自竭"暗指官府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不见东村,鞭挞流血"揭露了官府的残酷手段,百姓因为无法申诉,只能忍受鞭挞,甚至流血牺牲。整体上,这首诗揭示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统治者的冷漠无情,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社会批判性。
君不见何曾万钱不下箸,一食淋漓污刀俎。
又不见王济春醪人抱瓮。
盈缶蒸豚渍人乳。
百年光景电画水,口腹何须事如许。
夫君景德公侯家,鸣钟列鼎相矜夸。
奈何乌帽嵌岩底,栽松艺菊餐烟霞。
年来删剃到口腹,不待闻韶便忘肉。
前身知是永禅师,想似当年房相国。
庖厨渐远世缘轻,定水泓澄久更明。
蒲团好究风幡句,率陀未是公归处。
一日不家不移步,方信今吾了非故。
作诗相贺杂苦语,爱人以德吾非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