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千山里,穷年一水滨。
有官羞隐吏,无句作诗人。
雨送灯前梦,傩催腊后春。
孤山林处士,笑我是比邻。
倚杖千山里,穷年一水滨。
有官羞隐吏,无句作诗人。
雨送灯前梦,傩催腊后春。
孤山林处士,笑我是比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水之间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倚杖千山里,穷年一水滨”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独享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以“倚杖”和“穷年”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接着,“有官羞隐吏,无句作诗人”两句则表达了对官场的不屑与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雨送灯前梦,傩催腊后春”描绘了季节更替、自然变化中的诗意生活,雨夜的梦境与腊月后的春意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孤山林处士,笑我是比邻”则以林处士自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对周围环境的亲近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幽默与自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隐逸文化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听都人共语,又还是、岁逢庚。
记金帖频催,衮衣将至,绣幰先迎。
笙歌六宫齐奏,到而今、犹唱贺升平。
千岁人间福本,天公著意看承。秋深。帘卷空明。
问西子,最宜晴。喜新来多暇,玉醪龙炙,菊院花城。
明年耳孙头上,更君王、亲点泥金。
兜率摩耶住世,长看佛度众生。
四海岂无兄弟亲,气合行须同父母。
相逢坐语忽移时,不觉朝餐辄过午。
品评人物妙雌黄,议论邦家入覼缕。
危言齰舌久自吞,幽愤填膺欣欲吐。
字字珠玑落齿牙,篇篇锦绣裁胸腑。
已惊大敌森戈矛,端笑羸师卧旗鼓。
怜君风韵过诸王,顾我才情非小杜。
何当再访南归僧,不耻更问西来祖。
欲登塔级挽晴云,更试茶瓯泼新乳。
平生识面有千百,屈指论心无四五。
偶然流水遇知音,为抱焦桐弄宫羽。
奸谀同一辙,举世谁与归。
溪山有佳趣,此乐知者稀。
悠然远罾弋,鱼潜鸟高飞。
不作无根云,苍狗变白衣。
使君见几早,万事已觉非。
拿舟漾清波,策杖登高崎。
逍遥兴未已,烟霞收夕霏。
身从麋鹿游,心与尘垢违。
惜哉经纶手,把钓渭水湄。
冷眼笑纷纷,甘贻肉食讥。
强敌犹张王,屠灭烦天威。
要取虞渊日,咸池浴明晖。
愿君投缗竿,风云起苔矶。
雍容坐帷幄,密勿旋枢机。
莫学西山卧,穷年空采薇。
我生垂四十,两鬓抽素发。
声色不挂眼,岂羡凌波袜。
唯有学道心,了不见超越。
何由插羽翰,往造金门谒。
反观金水性,端似天边月。
本从无中来,一物肇恍惚。
玉兔吐寒光,琪树遥清樾。
亭亭照八纮,圆影射沧渤。
斯言世岂闻,轻泄恐天罚。
吁嗟夸毗子,自分无仙骨。
徇财析秋毫,嗜酒醉深窟。
一迷不复返,长病如中暍。
空存玄牝门,金枢已摧阙。
犹为儿女计,白首恋簪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