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亭传自古,揽眺意偏新。
渐与风尘远,方知鱼鸟亲。
水分千涧月,云护四堤春。
独坐心无事,开窗数绿筠。
林亭传自古,揽眺意偏新。
渐与风尘远,方知鱼鸟亲。
水分千涧月,云护四堤春。
独坐心无事,开窗数绿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秦氏山庄夜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首句“林亭传自古”,点明了此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引人遐想。接着“揽眺意偏新”,表达了作者在此地观景时的独特感受,似乎每一处景色都赋予了新的意义。
“渐与风尘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远离喧嚣尘世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之中。“方知鱼鸟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觉,通过与自然界的生物建立情感联系,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
下半部分“水分千涧月,云护四堤春”描绘了一幅月光洒在溪流上的美丽景象,以及云彩守护着春天的堤岸,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最后“独坐心无事,开窗数绿筠”则展现了作者在静谧环境中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数绿竹来消遣时光,更显出其闲适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秦氏山庄夜宿时的内心世界与对外界自然景观的感受,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尘埃没我马,掉鞅吟公诗。
诗中有江山,不觉在京师。
下马自叩门,来寻元紫芝。
欲扫名利心,笑挹丘壑姿。
东檐坐无毡,北风吹酒卮。
蟹螯互劝酬,坠车两不辞。
听公击节吟,悲壮亦自奇。
看公醉山倒,了不遣客归。
客归意亦好,月色到处随。
诗成月下写,淡墨任倾攲。
平生不知韵,兴来聊续之。
词达语更正,识者未必嗤。
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轻帆展为翮。
送高鸿飞过,长安南陌。渔矶旧迹。
有陈蕃、虚床挂壁。
掩庭扉、蛛网粘花,细草静摇春碧。还忆。
洛阳年少,风露秋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
暮潮送,富春客。
算玉堂不染,梅花清梦,宫漏声中夜直。
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
好山都在西湖,斗城转北多流水。
屋边五亩,桥通双沼,平烟蘸翠。
旋叠云根,半开竹径,鸥来须避。
四时长把酒,临花傍月,无一日、不春意。
独乐当时高致。醉吟篇、如今还继。
举头见日,葵心倾□,□□归计。
浮碧亭□,泛红波迥,桃源人世。
待天香□□,开时又胜,翠阴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