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气凄清,秋堂灯火夕。
开编对圣贤,穷理贯今昔。
岂无侯门裾,俛仰无颜色。
岂无终南路,矫诈亏名实。
萃耕渭钓人,乐道贵自得。
青紫与金珠,从渠傥来物。
风露气凄清,秋堂灯火夕。
开编对圣贤,穷理贯今昔。
岂无侯门裾,俛仰无颜色。
岂无终南路,矫诈亏名实。
萃耕渭钓人,乐道贵自得。
青紫与金珠,从渠傥来物。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读书场景,诗人廖行之在秋夜的书房中,面对着灯火,翻阅经书,沉浸在圣贤的教诲之中。他深思古今的道理,对权贵阶层的虚伪和矫饰表示出不屑,更向往像隐士那样在渭水边躬耕或渭水垂钓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道德的纯粹。他认为富贵功名是外在的浮华,而真正的快乐在于通过读书和自我修养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道义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