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宗伟乞冬笋山药》
《从宗伟乞冬笋山药》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竹坞拨沙犀顶锐,药畦粘土玉肌丰。

裹芽束缊能分似,政及莱芜甑釜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óngzōngwěidōngsǔnshānyào
sòng / fànchéng

zhúshādǐngruìyàoniánfēng

guǒshùyùnnéngfēnzhèngláizèngkōng

翻译
翠竹丛中的沙地突显犀角般尖锐,药田泥土滋养出如玉的丰润肌理。
包裹着嫩芽的草束像分开的棉絮,恰逢莱芜地区炊具都空荡无物。
注释
竹坞:竹林中的小屋或土地。
犀顶锐:比喻事物尖锐如犀牛角。
药畦:种植药材的田地。
玉肌丰:形容土壤肥沃,如玉般滋润。
裹芽束缊:包裹着幼芽的草束。
能分似:形容草束分开的样子。
政及莱芜:恰好来到莱芜这个地方。
甑釜空:炊具空无一物,意指家中无人做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从宗伟乞冬笋山药》。诗中描述了冬笋和山药的形象与特性。"竹坞拨沙犀顶锐",以犀角比喻冬笋的尖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其形状;"药畦粘土玉肌丰",则将山药比作美玉,赞美其洁白饱满的质地。"裹芽束缊能分似",进一步描绘了山药被包裹的情景,暗示其珍贵;"政及莱芜甑釜空",则表达了对食物的渴望,说连莱芜(地名)的炊具都因等待这些美味而显得空荡。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冬笋和山药的喜爱以及对美食的期待。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十二峰·栖凤

山头凤鸣求其凰,山前家家背凤筐。
竹花结产未忍食,刀耕火种五里香。

(0)

十二峰·集仙

绿蓑鞋紧青行缠,束薪蕴火开山田。
云间仰听仙佩响,蓬鬓拂掠烧畲烟。

(0)

俯春亭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下窥城郭无余蕴,草色花光尽是春。

(0)

吴左律师

前辈高标说与谁,孤峰顶上路途迷。
如今一向随流去,逐队成群步步低。

(0)

和山间壁上陈子忠

风蒲水荇度清香,两两飞凫堕渺茫。
目送征帆掠波去,碧天无际暮去长。

(0)

挽王信伯先生

伊洛亲闻道,渊微赖发扬。
东吴贤望重,西观旧书藏。
吾傥将安放,斯文岂遂亡。
堂堂宁复见,门士恸新冈。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