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松竹下,塔影漾清流。
河汉横天挂,轩楹十地浮。
题诗犹畏坠,返景惜难留。
共约登高望,沧溟接祖洲。
西溪松竹下,塔影漾清流。
河汉横天挂,轩楹十地浮。
题诗犹畏坠,返景惜难留。
共约登高望,沧溟接祖洲。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塔影的壮丽景象,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首联“西溪松竹下,塔影漾清流”,开篇即以西溪的松竹为背景,塔影在清澈的水流中荡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松竹的挺拔与塔影的倒映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颔联“河汉横天挂,轩楹十地浮”,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空。河汉横跨天际,仿佛是天上的银河,而轩楹则在地面上漂浮,这种夸张的描述,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暗示了塔影在水中的独特魅力。
颈联“题诗犹畏坠,返景惜难留”,转而聚焦于人的活动。诗人担心自己的题诗会随风飘散,表达了对文字与情感的珍视。同时,“返景惜难留”一句,借夕阳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瞬间难以留住的遗憾。
尾联“共约登高望,沧溟接祖洲”,诗人与友人相约登高远眺,希望从更高的角度欣赏这壮丽的景色。此处的“沧溟”和“祖洲”分别象征着广阔的大海和古老的岛屿,寓意着对远方和历史的向往与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西溪塔影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时间、友情及远方的深刻思考。
番湖水落秋容冷,碧色澄鲜三万顷。
楼船嗷嘈何处来,十幅蒲帆弄秋影。
霜晴九月葭苇枯,芙蓉著花秋满湖。
吴兴巳远郭熙老,谁为写此秋江图。
汀洲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康山一发天际横,传是先皇洗兵处。
当年血战湖水黄,日月照耀旌旗光。
鼎湖龙去不复返,只有雁鹜飞茫茫。
天开大泽雄今古,气撼东吴及南楚。
巴陵洞庭何处边,目断浔阳送楼橹。
北风猎猎握双旌,此行奇绝如登瀛。
风波平地不须起,向来魂梦今犹惊。
浩歌蓬底还搔首,却忆同行信州守。
萍水飘零尽白头,相逢且醉馀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