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寒冷的景象和离愁别绪的情感。"孟冬"指的是初冬,"北风何惨栗"形容北风凛冽,令人不禁感到悲凉。接着"愁多知夜长"表达了诗人因为思念而知道夜晚格外漫长,这种情感在"仰观众星列"中得到了升华,仿佛通过观察星空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则是用古人计月的方式,暗示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三五"指的是十五日,月亮最为圆满;而"四五"即二十五日,相传此时月亮上会出现蟾兔(月中有兔,古人以为月亮里有一只蟾蜍在捣药),但这里说"缺",可能隐喻着诗人的心境不完整。
接下来的"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表明有一位旅途中的朋友送来了书信。信中上半部分诉说着长久的相思之情,下半部分则是对于久别的哀伤。这封信被诗人珍藏于怀袖之中,"三岁字不灭"意味着这份思念即使过了三年也不会消散。
最后两句"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所持守的是一种纯洁而高尚的情感,而他又担心对方可能无法理解他的这种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书信内容的点化,传达了一种深沉且复杂的情感体验。
沧海波悬,仙盘路迥,长河夜夜清浅。
梦引情通,星能月替,只有愁痕难剪。
泻入荷心,可误被、晨风吹散。
屈曲丝穿,玲珑酒咽,痴魂云绾。莫念汉皋人去远。
抵多少、长门新怨。
锦字谁缄,罗襦暗系,又昨宵春暖。
听歌喉、低咽处,早勾起、柔肠万转。
十斛终量,恁鲛绡,盈盈露泫。
神明台些茂陵鬼,六宫火灭刘郎死。
芙蓉仙掌擎高秋,雄雷掣碎铜蛟髓。
魏宫移盘天日昏,车声辚辚绕汉门。
铁肝苦泪滴铅水,石马尚载西风魂。
青天为客惊晓别,天籁啼声地维裂。
铜台又折当涂高,夜夜相思渭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