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因理发得披文,看尽庐山笔底春。
寄语可师休祝发,癞边犹有去年痕。
却因理发得披文,看尽庐山笔底春。
寄语可师休祝发,癞边犹有去年痕。
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梳头看可正平诗有寄养直时未祝发等篇戏题七字二首》其一。诗中通过梳头的动作,联想到了理发师手中的剪刀和庐山真迹,以此比喻诗人对朋友作品的细致关注与欣赏。
"却因理发得披文,看尽庐山笔底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梳头时,通过理发师的手艺,不仅看到剪刀下散落的头发如同飘零的花瓣,而且还联想到庐山美景,这里的“披文”指的是理发时散落的头发,“笔底春”则是比喻庐山之美。诗人通过这种巧妙的联系,展现了自己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寄语可师休祝发,癞边犹有去年痕。" 这两句则是在劝告理发师不要急于祝愿新发型,而是要注意到头皮上的旧伤痕迹。这不仅是对理发艺术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朋友作品的真诚建议。通过这些细微之处,诗人传达了一种既关怀生活又重视友情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梳头这一日常行为,展开了对艺术、自然美景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篇充满意象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