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老使君,受诏行当至。
当官不避事,无事辄径醉。
平生自相许,兄先弟亦次。
东南岂徒往,多难嫌暴贵。
白首六卿中,嚼蜡那复味。
淮海老使君,受诏行当至。
当官不避事,无事辄径醉。
平生自相许,兄先弟亦次。
东南岂徒往,多难嫌暴贵。
白首六卿中,嚼蜡那复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十四首。诗人以“淮海老使君”为典故,描绘了一位老练而坦率的地方官员形象。他接到诏令后,毫不犹豫地履行职责,但若无公事,便沉溺于饮酒之中。诗人赞赏这种率真性格,认为这样的官员在面对东南地区的复杂局势时,不会轻易追求权势,而是以谦逊的态度应对困难。最后两句“白首六卿中,嚼蜡那复味”,表达了对那些在高位上失去生活真趣的人的讽刺,暗含对保持本色、不为官场繁琐事务所累的高尚品质的推崇。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苏辙对于理想官吏形象的期待。
草堂列仙楼,上在青山顶。
户外窥数峰,阶前对双井。
雨来花尽湿,风度松初冷。
登栈行不疲,入溪语弥静。
云能去尘服,兼欲事金鼎。
正直心所存,谄谀长自省。
适知幽遁趣,已觉烦虑屏。
更爱云林间,吾将卧南颍。
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
不及巴山听猿夜,三声中有不愁声。
吟尽三更未著题,竹风松雨共凄凄。
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