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广济圩三首·其一》
《过广济圩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

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0)
注释
圩田:围垦而成的农田,常在河流或湖泊边。
岁岁:每年。
镇:聚集,这里指圩田活动频繁。
逢秋:遇到秋天。
圩户:住在圩田上的农户。
家家:每家每户。
不识愁:没有忧愁。
夹路:道路两旁。
垂杨:河边或路边的杨柳树。
一千里:形容数量多,范围广。
风流:形容景色优美,也可指风土人情。
国:这里指地方。
太平州:古代行政区划名,表示此处社会安定。
翻译
每年秋天,圩田上都热闹非凡
每户圩田人家似乎无忧无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

“圩田岁岁镇逢秋”一句,以“圩田”的重复劳作强调了一年四季不变的农事循环,同时“逢秋”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体现出一种时间静好、世事无为的意境。

“圩户家家不识愁”进一步展开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满,"不识愁"表明农民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远离尘嚣,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乡村乐趣。

“夹路垂杨一千里”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夹路”和“垂杨”共同营造了一种道路两旁长满柳树、绿意盎然的景象,而“一千里”则扩大了这种美丽景色,给人以无限延伸的想象空间。

最后,“风流国是太平州”一句,则将上述的田园生活与国家的安定繁荣联系起来。“风流”二字形容一种文化艺术的盛行,而“太平州”则明确指向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地方,从而形成了一种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美化,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年代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题刘德文乐轩

书生活计一囊钱,以乐名轩岂漫然。

得意山閒聊寓酒,赏音琴上本无弦。

园空洛社今谁独,堂在睢阳底事全。

会见慈亲封大国,金华荣拜雪垂肩。

(0)

奉酬仲微见寄之作

倦游湖海老侵寻,去就何情适契心。

一境山林资我懒,半年风月为君吟。

辟开暗室成三果,选出香峦敌万金。

千里寄声怀惠好,西风正隔洞庭深。

(0)

续梅花百咏·其五十四枯梅

短干疏枝露爪牙,春来再发旧时花。

任他冷雨兼风雪,犹带苍苔竹外斜。

(0)

南歌子

红豆相思树,青荷宛转丝。归信故迟迟。

玉颜憔悴损,强禁持。

(0)

霜天哓角

江郎已去。留下消魂路。

当日景纯何意,将彩笔、梦中与。一篇儿别赋。

一篇儿恨赋。滴尽有情人泪,多应是、被伊误。

(0)

临江仙七首·其四

灯火阑珊清漏急,夜深著体轻寒。

个人背立画屏间。旧红衫袖薄,新绣缕鞋鲜。

一寸横波千丈恨,魂消似削双肩。

便蒙怜惜也徒然。桂堂东畔路,弹泪巳三年。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