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阁里恰端阳,的的榴花绽绛囊。
亲教宫娥群角黍,金盘射得许先尝。
朝阳阁里恰端阳,的的榴花绽绛囊。
亲教宫娥群角黍,金盘射得许先尝。
此诗描绘了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在端午节时,于朝阳阁内欣赏宫中画幅的情景。画面中,恰逢端午佳节,红艳的石榴花如同精美的绛色囊袋,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与色彩。诗人通过“的的榴花”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特色,也巧妙地融入了宫廷生活的细腻与雅致。
接下来,“亲教宫娥群角黍”的描述,生动地再现了宫廷中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粽子。宫中的女官们在皇帝的亲自指导下,共同参与包粽子的活动,既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也流露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展示,更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最后,“金盘射得许先尝”一句,以一种游戏化的形式,展现了皇帝对端午节美食的期待与喜爱。通过“射得”这一动作,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愿。皇帝愿意与宫女一同品尝粽子,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彰显了君民同乐、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端午节的习俗、宫廷的生活场景以及皇帝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皇家生活的奢华与雅致。
南陔有兰,言采其英。谁无父母,可忘所生。
菽水承欢,怡色柔声。匪我之享,惟德其馨。
南陔有兰,言采其芳。我瞻我依,父母在堂。
槃匜滫瀡,非敬奚将。淑慎尔正,则笃其庆。
翩翩者乌,反哺于慈。人不如鸟,具体何为。
椎牛罔及,鸡豚逮时。孝思不匮,歌以永之。
雾锁寒琼,烟消紫玉,恨萦幽穸。
姊妹花残,余姿洒倾国。
同归白首,应愧煞、齐云楼客。狼藉。
盈纸梦痕,抵沙场埋碧。山河再易。
萧史青门,哀歌感重拍。南宫往矣碎墨。重千璧。
恨缺舞鸾收影,写照沁园春色。
好墨华长伴,千里夜台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