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子读书浑欲狂,深山纵汝共徜徉。
千钧脚力有底健,万丈心情如许长。
对景吟哦亦有意,逢人笑傲若无旁。
幽花细草何足赏,岁岁天边仙桂芳。
数子读书浑欲狂,深山纵汝共徜徉。
千钧脚力有底健,万丈心情如许长。
对景吟哦亦有意,逢人笑傲若无旁。
幽花细草何足赏,岁岁天边仙桂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热衷于读书的隐士,他选择在深山中与自然共舞,以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诗中的“数子读书浑欲狂”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这位读书人的痴迷与热情,仿佛书中的知识已让他达到了一种近乎狂喜的状态。接着,“深山纵汝共徜徉”则表达了他渴望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千钧脚力有底健,万丈心情如许长”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赞美了这位读书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深远的志向。他的脚步虽轻盈,却能承载千钧之重;他的心情虽深邃,却能延伸至万丈之高。这种精神状态,既是对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
“对景吟哦亦有意,逢人笑傲若无旁”则进一步展示了这位读书人在自然面前的自在与洒脱。无论是独自面对美景时的吟诵,还是与人相遇时的豪放笑声,都透露出他内心的丰富与自信。这种态度,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最后,“幽花细草何足赏,岁岁天边仙桂芳”两句,以幽静的花朵和细小的草木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平凡事物的淡然态度。在他看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其实蕴含着无穷的美丽与价值。而“岁岁天边仙桂芳”,则寄托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如同仙桂一般,年复一年地绽放着光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人在自然与书籍中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以及他在追求理想与自我实现道路上的坚定与乐观。
归期小雪已中春,常恐传言远未真。
慎莫锱铢论得丧,政须平等视冤亲。
悬知江海山林士,不中功名富贵人。
闻道扁舟期访我,来时莫带庾公尘。
刮磨习气如洗爵,惟馀好古情未薄。
向来诗轴入松门,便对屠门先大嚼。
吾侪事业如石田,笔墨魔人妨夜眠。
如公万卷瘖不吐,使者旁午谁见怜。
方今神武拓疆土,超擢贤才固其所。
莫叹簿书官禄微,黄钟大吕生一黍。
布谷作五更,鹪鹩亦司辰。
田师遽束缊,请火起近邻。
耕耘岂辞劳,常虞秋计贫。
匽薄垄亩间,努力不自珍。
秋风落高原,罢亚千顷云。
公子岂知田,得师自农人。
归来坐虚室,却扫富贵昏。
架插河间书,门引霍三宾。
锄耰翰墨场,寒窗澹炉熏。
六籍圣人师,百家素王臣。
骫骳离骚经,妙语泣鬼神。
灵文陋诅楚,高论追过秦。
泛览四库馀,瓦砾半珠蠙。
游心领其要,开卷得其人。
门前风作埃,肥马走搢绅。
岂知歌钟地,辛苦事斯文。
懒夫江海士,履声远王门。
未暇到此室,归欤老斲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