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家祸未消,何人海外得逍遥。
皇天后土犹堪倚,明月清风不费邀。
但看琼岛一身在,莫怨图书万卷烧。
千古牧羊亭下土,好还天道不曾饶。
五十三家祸未消,何人海外得逍遥。
皇天后土犹堪倚,明月清风不费邀。
但看琼岛一身在,莫怨图书万卷烧。
千古牧羊亭下土,好还天道不曾饶。
这首诗《海外四逐客四首(其四)》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五十三家祸未消”开篇,描绘了一位身处海外的官员李参政光的复杂心境与命运。诗中以“何人海外得逍遥”一句,表达了对李参政光在海外生活的孤独与自由的对比思考。接着,“皇天后土犹堪倚,明月清风不费邀”两句,借自然之景抒发了对天地间永恒不变的寄托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李参政光虽身处异国,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但看琼岛一身在,莫怨图书万卷烧”则进一步展现了李参政光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即使身陷囹圄,也不忘书本知识的宝贵,不因外界的不公而抱怨。最后,“千古牧羊亭下土,好还天道不曾饶”以历史典故收尾,暗含对李参政光命运的感慨,似乎在说,历史的轮回中,无论多么高尚的灵魂,最终都难逃天道的审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参政光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明代士人在政治动荡时期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于理想、自由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