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频参玉版师,眉山学士旧相知。
可怜一种真禅味,四百年来识者谁。
莫怪频参玉版师,眉山学士旧相知。
可怜一种真禅味,四百年来识者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的《麻竹笋谢友兄陈汝谐》。诗中以“麻竹笋”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真禅之味的追寻与感慨。
首句“莫怪频参玉版师”,诗人以“玉版师”比喻高深的学问或高人,表达自己对友人陈汝谐学问的敬仰,并暗示自己虽多次请教,却难以完全领悟其精髓,故而感到有些遗憾。
次句“眉山学士旧相知”,点出陈汝谐的身份,称他为“眉山学士”,既是对他的尊称,也暗含了对他的学问成就的肯定。同时,诗人提到两人之间早已有深厚的情谊,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第三句“可怜一种真禅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真禅味”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真禅味”可以理解为深刻的人生哲理、高尚的精神境界或是真挚的情感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最后一句“四百年来识者谁”,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时间拉长到四百年,表达了对真正能够理解这种“真禅味”的人之稀少的感慨。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陈汝谐才能的高度评价,也流露出对当今社会缺乏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精神价值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麻竹笋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友情、学问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感慨,语言含蓄而意味深长。
将军昔从布衣起,便欲赌命报天子。
里中父老得开颜,刺虎斩蛟良细事。
几年汗马鏖战尘,君门九重谁得陈。
羽檄飞云白日暮,牙旂捲雨沧江昏。
中书大臣拥貔虎,吐气如云盖南土。
豫章城头鸣老鸦,匹马夜出杉关去。
楚山苍苍楚水清,草莽之臣何重轻?
但得严君脱虎口,皇天后土相知心。
谁想长材不终弃,控抟造化真儿戏。
东邻早结丞相欢,种瓜不到青门地。
君家屋前山水幽,正好归来寻旧游。
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
我欲从君语畴昔,悠悠世事嗟何及。
沧波东逝鱼西飞,独振布袍三叹息。
我生爱山殊有癖,日日登山访幽寂。
故人江陈三五辈,醉卧青溪抡白石。
踏霜采杞琲盈把,拂晓题诗云满壁。
文笔峰前动客吟,百花嵓底留行迹。
故人别去动经载,溪山溪水总相忆。
今年海口独栖迟,块尔穷居自紬绎。
我家嵓壑明越州,看山看水岂终极。
酒酣秪上知章船,醒后还寻谢安屐。
我今出门但平原,梦欲寻山了无觅。
临风时复一想像,致使心脾结沉郁。
州县稻粱虽自足,江海风尘久难息。
人生得意须胜游,莫使沉吟念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