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时来不自由,相逢相别欲何尤。
韦皋况有三年约,陶谷端非一日谋。
残角为谁惊晓梦,远山多事惹春愁。
故园又作骊驹赋,尚幸持觞为劝留。
聚散时来不自由,相逢相别欲何尤。
韦皋况有三年约,陶谷端非一日谋。
残角为谁惊晓梦,远山多事惹春愁。
故园又作骊驹赋,尚幸持觞为劝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春日有感示魏定父》,表达了对友情深厚而又无常的感慨。首句“聚散时来不自由,相逢相别欲何尤”直白地描绘出人生中的聚会与离别往往是无奈的,不可控的,令人感伤。
接下来的两句,“韦皋况有三年约,陶谷端非一日谋”,则通过历史上的典故来强调深厚友情不易得。韦皋(韦应物)和况周(况延寿)是唐代的知交好友,他们相约三年后重逢,而陶渊明与五柳先生(刘伶、谢灵运等人)聚会虽只一日,亦彰显了深谋远虑。
“残角为谁惊晓梦,远山多事惹春愁”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无尽的思念。残月如切割的梦境,远山则承载着无数往事,让人的心灵在春日里感受更多的哀愁。
末尾两句,“故园又作骊驹赋,尚幸持觞为劝留”,诗人回忆起自己昔日在故乡时创作《骊驹赋》的往事,而今朝仍能与友人共饮,感慨万分。这里的“骊驹赋”是古代著名的游记文学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流逝以及自然景物的联想,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对过往美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