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头寺》
《水头寺》全文
明 / 方献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归计秋江欲买舟,悠悠人事又中秋。

寻僧偶到水头寺,放迹暂同沙外鸥。

断隔红尘看白日,绝非人境是瀛洲。

清泉已定流觞饮,薄暮还堪拄杖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献夫在秋天江边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归计秋江欲买舟”,点明了诗人打算乘船归家的心愿,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身处异乡,渴望回归故土的情感。接下来,“悠悠人事又中秋”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世俗事务的厌倦,以及对中秋佳节团圆氛围的向往。

“寻僧偶到水头寺,放迹暂同沙外鸥”两句,展现了诗人偶然间探访寺庙,与自然界的鸥鸟为伴的悠闲生活状态。这里的“寻僧”不仅指寻找僧侣,更象征着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放迹”则体现了诗人摆脱尘世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断隔红尘看白日,绝非人境是瀛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净土的向往。通过“断隔红尘”与“绝非人境”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纯净、超脱生活的追求。这里,“瀛洲”常被比喻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最后,“清泉已定流觞饮,薄暮还堪拄杖游”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澈的泉水边饮酒畅谈,傍晚时分拄着拐杖漫步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献夫
朝代:明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猜你喜欢

吊张太傅世杰

忆昔焦山战,人人不顾身。

孤臣空有泪,九庙已无神。

波浪翻天恶,英雄厉鬼邻。

海陵回首处,故国已迷津。

(0)

题九成台

一从晦迹懒登临,君考遗文惬素心。

题壁有人留好句,索居无侣抱孤琴。

云霞变幻迷朝夕,身世浮沈任古今。

惟有禅心与秋月,清光长伴我閒吟。

(0)

飞来寺胜景古迹·其十四白泡潭

浈江东注日,银浪忽成堆。

岂有东流柱,盘旋水自回。

(0)

题县八景·其六洲渚流芳

沙岸分洲渚,清溪浸绿芜。

有时翻鹭羽,深处浴鸳雏。

细雨流芳芷,春风长嫩蒲。

閒情谁会得,天外集双凫。

(0)

新秋徐海翁招同邓虚舟集饮山亭

百尺孤亭鸟道斜,欲随芳草问瑶华。

平临玉宇三千界,俯瞰尘寰十万家。

风挟涛声来偃盖,云连海色带蒹葭。

班荆细酌谈锋剧,散落峰头片片霞。

(0)

春意

郊原春欲动,骀荡遍岩阿。

紫燕双飞入,黄莺百啭过。

柳风吹几席,杏雨濯江河。

寄傲南窗下,陶情一啸歌。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