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静无尘,门通画舫邻。
若分鸥鹭席,能受两三人。
江水家家绿,溪花岸岸春。
杜陵贪佛日,随意赋诗频。
一室静无尘,门通画舫邻。
若分鸥鹭席,能受两三人。
江水家家绿,溪花岸岸春。
杜陵贪佛日,随意赋诗频。
这首《野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画卷。首句“一室静无尘”,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内心宁静的氛围,仿佛读者已置身于一间清幽的小屋之中,四周一片寂静,没有一丝尘埃的侵扰,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接着,“门通画舫邻”一句,将视野从室内延伸至室外,门前是连接远方的画舫,仿佛是通往外界的桥梁,既展现了乡村与外界的联系,也暗含着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若分鸥鹭席,能受两三人”,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和谐与包容。鸥鹭是自然界的象征,此处以之为席,意味着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欢迎,即使只有两三个人,也能在此找到心灵的归宿。
“江水家家绿,溪花岸岸春”,这两句则直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江水碧绿,映照着家家户户,溪边花开,两岸皆是春意盎然。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杜陵贪佛日,随意赋诗频”,引用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杜甫曾有“贪佛日”的诗句,这里借用,意在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珍惜以及对创作的频繁,通过赋诗来记录和赞颂眼前的美景与生活的情趣。
整体而言,《野航》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