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整衣冠类羽仙,饮霞如在赤明天。
飞琼阆苑乘朱雾,小玉璇宫化紫烟。
锦浪艳传迁客赋,翠华休问上皇年。
文虹惊落吴江水,绣岭愁听蜀国弦。
不整衣冠类羽仙,饮霞如在赤明天。
飞琼阆苑乘朱雾,小玉璇宫化紫烟。
锦浪艳传迁客赋,翠华休问上皇年。
文虹惊落吴江水,绣岭愁听蜀国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如同羽仙般的女子,她饮霞而生,仿佛置身于赤明仙境之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元素,将人物置于仙境与人间的交错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不整衣冠类羽仙”,开篇即以“羽仙”为喻,形象地刻画出女子的非凡气质,她不拘泥于世俗的仪容打扮,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范。“饮霞如在赤明天”,进一步渲染了她的神秘与超脱,仿佛能与天光霞彩相融,置身于光明灿烂的仙境之中。
“飞琼阆苑乘朱雾,小玉璇宫化紫烟”,这两句继续扩展画面,女子如同飞琼般在阆苑中自由翱翔,乘着红色的云雾,又似小玉般在璇宫中化作紫色的烟雾,展现了她行踪飘渺、变幻莫测的形象。
“锦浪艳传迁客赋,翠华休问上皇年”,这两句转而描绘女子所处环境的美丽与历史的深远。锦浪艳丽,仿佛是迁客的诗赋传颂其中;翠华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却不再询问上皇的年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
“文虹惊落吴江水,绣岭愁听蜀国弦”,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情感的波动。文虹的落下似乎惊动了吴江的流水,绣岭上的女子则愁绪满怀,倾听蜀国的琴声,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含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既超凡脱俗又充满情感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归期初卜。正岸柳噪蝉,篱门映竹。
石只一拳,天惟尺五,放著两间茅屋。
人有渊明堪学,书有漆园堪读。
倚杖处、纵就荒三径,犹存松菊。幽独。
算往事,蕉鹿华胥,任雨翻云覆。
一瓣好香,数瓯佳茗,占尽此生清福。
索把上林词赋,改作閒情题目。
从此后,但树边黄卷,溪边黄犊。
贺老琵琶,还要让、白三名手。
记昔日、得全堂上,三吾亭后。
四烛如山人不语,一轮晶饼明如昼。
听四弦、轻拨唱沉垂,珠盘走。人已没,家园覆。
止剩得,衰堤柳。笑一场大梦不堪回首。
盛极必衰原至理,调高鲜和应难又。
病阑珊、往事上心头,眉空皱。
周生秀而臞,刻印通小学。
印文落纸不可扪,触手轩然起棱角。
丹砂万杵如月明,照见钩心苦镂琢。
国初程穆倩,近人丁敬身。
周生晚出老更成,文彭以后凡三人。
严冬江风寒,杖策叩我门。
出此八寸册,一一古意存。
森然清庙列庸器,牛鼎山尊写铭识。
扶风石鼓峄山文,脱手淋漓见生气。
漆书出土字斑斑,鲁削馀痕尚廉利。
吁嗟古文日沦丧,谓是秦斯丈人行。
岂知卓荦眼中人,犹自同堂相揖让。
周生作画兼有神,兴来落笔能逼真。
壮心空秏千年上,垂首风尘常苦贫。
乃知奇技难为用,应作东西南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