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
卜茔占二室,行哭度千门。
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
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
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
卜茔占二室,行哭度千门。
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
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送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词,用以表达对逝者的一种怀念和哀悼之情。
“女史悲彤管”,这里的“女史”指的是负责记录文书的女性官员,而“彤管”则是古代用来装饰或标记文件的一种红色木制品。这句诗表达了女史对逝者的哀伤之情,彤管成为了悲凉之物。
“夫人罢锦轩”,“夫人”通常指的是有地位的女性,而“锦轩”则是装饰华丽的车辆或座椅。这里表示夫人不再享用这些华贵的物品,反映出一种生离死别的悲凉氛围。
“卜茔占二室”,“卜茔”即是墓地,“二室”则可能指的是夫妻两人的墓室。这句诗描绘了逝者已经长眠于地下,留下生者独自哀伤的情景。
“行哭度千门”,“行哭”意味着在外面游走而哭泣,而“度千门”则形容哭泣的场所非常广阔。这句诗表达了生者的悲痛之情,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对逝者深切的思念。
“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这里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传达了一种萧瑟与孤寂的情感。“秋日”代表着时光流转和生命凋零,“光能淡”则是时间久远造成的记忆模糊;“寒川”、“波自翻”则形容自然界中水流不息,暗示着生活还在继续,但逝者却永远不再。
“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一朝”指的是短暂的时光,而“成万古”则意味着转瞬即逝的生命变成了永久的历史;“松柏”象征长寿和坚韧,但在这里却是“暗平原”,这表明了即使是最为坚固不屈的事物,在时间面前也变得渺小且不再显眼。这句诗通过对比生者与逝者的命运,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历史的永恒。
王维在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反复咏叹,将哀悼之情推向了一个哲学高度。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挽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