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常不极,一棹况无涯。
击汰天疑路,停桡水是家。
危洲行处直,远郭望中斜。
沙势衔山影,波光荡日华。
芦明空岸雪,叶乱晚陂霞。
稍辨武昌树,初飞梦泽鸦。
客愁增湍驶,楚色满蒹葭。
欲访河干叟,林端见古槎。
四时常不极,一棹况无涯。
击汰天疑路,停桡水是家。
危洲行处直,远郭望中斜。
沙势衔山影,波光荡日华。
芦明空岸雪,叶乱晚陂霞。
稍辨武昌树,初飞梦泽鸦。
客愁增湍驶,楚色满蒹葭。
欲访河干叟,林端见古槎。
这首清代诗人李敬的《过武昌》描绘了四季如一的长江景色,以及诗人乘舟过江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象。首联“四时常不极,一棹况无涯”写出了江面辽阔,四季景色似乎没有尽头。颔联“击汰天疑路,停桡水是家”通过描绘江水拍打船桨,仿佛天路难寻,而江水又像是归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家乡的依恋。
颈联“危洲行处直,远郭望中斜”描绘了江中的险峻小洲和远处城郭在视线中的变化,富有动态感。接着,“沙势衔山影,波光荡日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滩映衬山影,波光粼粼中反射着日光的美景。
“芦明空岸雪,叶乱晚陂霞”运用比喻,将芦苇比作白皑皑的雪,晚霞映照下的树叶则显得纷乱如霞,展现出傍晚江边的宁静与绚丽。尾联“稍辨武昌树,初飞梦泽鸦”点出诗人已能辨认出武昌的树木,同时注意到江面上初飞的乌鸦,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远方的期待。
最后两句“客愁增湍驶,楚色满蒹葭”,诗人将自己的客愁比作江水的湍急,而满眼的楚地景色和芦苇,则寓含了深深的思乡之情。结尾提到想要拜访河边的老者,却只能在林梢遥见古木,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过武昌时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人对山水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牵牛花开香绕风,纤指削成青玉筒。
三春晓露沁花蕊,飘飖仙佩凌天中。
当时铅华称游冶,尽日含姿妆不卸。
楼头月落尊酒空,短景催人急如马。
临台自觉朱颜非,倚阑泪湿金罗衣。
似恨秋风太相虐,积雨阴阴凋绰约。
啼莺无复艳阳时,乳燕空惊旧帘幕,春来秋去何足叹。
君不见五族七贵皆高冠,朱楼画栋连云起,中有殊丽多邯郸。
明珠翠羽缀首饰,紫檀红玉雕阑干。
一朝桑田变沧海,脂房秋水空氿澜。
谁能使乌不飞、兔不走。
肘后黄金印如斗,庭前有花尊有酒。
高歌一曲三千杯,长与南山作宾友。
邻巷相见语,兹农薄收成。
何缘累旬日,箫鼓未绝鸣。
东家男已长,西家女将行。
羔雁来问吉,鸡豚往通名。
置宴召宾侣,责逋急官征。
斛粟易百钱,入坐恐未盈。
花颜照四席,典客稽考明。
布帛身不著,妻子徒力耕。
违俗惧乖义,先王近人情。
歌管沸两耳,中心悁且惊。
但见蚁杯绿,不知鲂尾赪。
凭君听箫鼓,中有劳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