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变·其六》
《闻变·其六》全文
明 / 陈邦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十年谋国事招携,清野频经补牍题。

土有分民城内外,生随流浪水东西。

魂摇乍觉离豺虎,手实俄惊录大鸡。

谁为绘图持入告,郊坰元亦是黔黎。

(0)
鉴赏

这首诗《闻变(其六)》由明代诗人陈邦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动荡时局中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首联“十年谋国事招携,清野频经补牍题”,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长期关注与努力,以及在动荡时期频繁参与补救国家事务的忙碌状态。这里“招携”二字,既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态度,也暗示了国家治理中的复杂局面和艰难挑战。

颔联“土有分民城内外,生随流浪水东西”,进一步描绘了战乱背景下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状况。土地被分割,百姓被迫在城市内外、河流东西间流浪,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苦难。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难民逃亡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颈联“魂摇乍觉离豺虎,手实俄惊录大鸡”,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人民在动荡时期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在“离豺虎”的隐喻中,诗人将战争中的敌人比作凶猛的野兽,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战争威胁下的惶恐与无助;而“录大鸡”的比喻,则可能暗指在混乱中失去秩序与方向,生活变得杂乱无章。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创伤和生活困境。

尾联“谁为绘图持入告,郊坰元亦是黔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为国家绘制蓝图,向外界传达真实情况?诗人或许在思考,即使在偏远的郊野,普通百姓也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命运同样值得关心和关注。这一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整体局势的担忧,也体现了他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综上所述,《闻变(其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忧虑与期待。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陈邦彦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上楼大参·其二

四朝相业旧仪刑,今代衣冠类晓星。

青眼更谁怜后裔,白头空复抱遗经。

冲霄有路开笼鹤,槁案无时泣卷萤。

吏部观文均所爱,因声廊庙一丁宁。

(0)

谷隐之东芍药酴醾涉夏尚有存者箨龙头角且森列于前次前韵呈九江赵使君

衣钵相传书一龛,晴窗时许听名谈。

诗成与客探囊取,句好令人下笔惭。

别墅经春花未老,芳畦过雨荠尤甘。

明朝更欲从公去,玉版堂头作小参。

(0)

沁园春.无为灯夕上陆史君

一棹横江,问讯盟鸥,太守谓谁。

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元宵三五,乐与民俱。

宝榼金鞯,玉梅钗燕,斗鸭阑干花影嬉。

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风流不减人知。

算岳牧词人谁似之。

把南楼风月,渚宫丘壑,竹西歌舞,行乐濡须。

万斛金莲,满城开遍,朵朵留迎学士归。

明年宴,看柑传天上,月在云西。

(0)

句·其十一

相公坐处幕瞒天。

(0)

诸公于石氏东斋宴郑工部分韵得愁秋浮

楚客登临处,离怀重隐忧。

二毛初入鬓,一叶早惊秋。

旅雁他乡思,悲笳绝塞愁。

凭何遣羁绪,菊蕊满杯浮。

(0)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其六来薰轩

薰风自南来,万象皆披襟。

老子本不热,看他度青林。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