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钵相传书一龛,晴窗时许听名谈。
诗成与客探囊取,句好令人下笔惭。
别墅经春花未老,芳畦过雨荠尤甘。
明朝更欲从公去,玉版堂头作小参。
衣钵相传书一龛,晴窗时许听名谈。
诗成与客探囊取,句好令人下笔惭。
别墅经春花未老,芳畦过雨荠尤甘。
明朝更欲从公去,玉版堂头作小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谷隐之东芍药酴醾涉夏尚有存者箨龙头角且森列于前次前韵呈九江赵使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学养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衣钵相传书一龛,晴窗时许听名谈。"
这里诗人通过“衣钵”这个古代的文房用具来表达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尊重与学习之心。“晴窗时许听名谈”,则是在一个明净的窗前偶尔聆听他人的高见,显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诗成与客探囊取,句好令人下笔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自豪感和谦逊态度。当一首诗完成时,与友人们共同分享喜悦,同时也承认好的句子会让自己感到不足,不敢轻易动笔。
"别墅经春花未老,芳畦过雨荠尤甘。"
这里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别墅中的花朵尚未凋零,而经过细雨后的草地更加鲜美,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明朝更欲从公去,玉版堂头作小参。"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学问的追求,愿意跟随朋友一起探讨学术,且在一个名为“玉版”的堂前进行深入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书卷气、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同侪之间的情谊和学问上的追求。
颛顼宅帝丘,放勋葬成阳。
有虞渔雷泽,三帝声汪洋。
圣人遗风烈,生民多材良。
吾宋八十年,贤杰近相望。
黄州号辞伯,两朝志文章。
尚书实大臣,朝延畏雄刚。
堂堂高夫子,立言肩荀扬。
凛凛李丞相,功来业萧张。
三人名未泯。
相国方胜骧。
又生不世才,李常与李堂。
二子皆绝群,凤凰摩苍苍。
一举一万里,志气不可量。
新文各百首,寒金敲琳琅。
古音抱淳澹,云和与空桑。
豪气迈俦匹,骠褭与飞黄。
千里希一贤,四公乃同乡。
二子复颖耀,士风实深长。
遥知濮水上,千载流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