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简芸编手不停,年过七十尚囊萤。
閒随月砌寻花谱,静扫烟窗著鹤经。
色变玄时翎更健,红如锦后叶偏青。
千年若集玄都树,谁识胎仙旧姓丁。
蠹简芸编手不停,年过七十尚囊萤。
閒随月砌寻花谱,静扫烟窗著鹤经。
色变玄时翎更健,红如锦后叶偏青。
千年若集玄都树,谁识胎仙旧姓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七旬的学者,手中不离古籍,勤奋好学,即使在晚年仍坚持读书,如同囊萤映雪般刻苦。他闲暇时漫步月下花园,寻找花谱,静坐扫除烟雾缭绕的窗户,专注研读道经。诗中以“色变玄时翎更健,红如锦后叶偏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学者精神的坚韧与活力,即便岁月流转,其内心的热情与追求依旧旺盛。最后,“千年若集玄都树,谁识胎仙旧姓丁”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知识传承的期待,寓意着知识如同长青之树,无论时间如何变迁,都将永续传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学者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何处迎秋月。落霞低、名香漫爇,絪缊引月。
净扫药栏和竹径,检点今宵坐月。
陈瓜果、窗前伺月。
品竹弹丝还按板,倩歌喉、应节频吹月。
云幕卷,初开月。翩跹鹤舞婵娟月。
擘琼笺、百篇挥洒,分题赋月。
一缕铛烟茶已沸,倾向清瓯劳月。
看花气、缤纷拥月。
羁旅正金陵,虎踞龙争,历尽千秋月。
且痛饮,秦淮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