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拈铁篴,见月上瑶台。
初弄山石裂,再轰仙鹤来。
夜阑试静听,曲罢仍迟回。
何必杨州去,前村多美醅。
三杯拈铁篴,见月上瑶台。
初弄山石裂,再轰仙鹤来。
夜阑试静听,曲罢仍迟回。
何必杨州去,前村多美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品茗、演奏铁篴的场景。"三杯拈铁篴",以饮酒助兴,提神凝思,暗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见月上瑶台",运用神话意象,将月光比作瑶台之上的仙气,增添了神秘与高雅的气息。
"初弄山石裂",通过音乐的力度,形象地展现了乐声的激越,仿佛能令山石为之裂开,显示出音乐的力量和感染力。"再轰仙鹤来",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魅力,连仙鹤也为之驻足,增加了诗意的奇幻色彩。
"夜阑试静听",描述了深夜静谧的时刻,诗人屏息聆听,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宁静与享受。"曲罢仍迟回",表达了曲终人未散的意境,音乐的魅力让人心生留连。
最后两句"何必杨州去,前村多美醅",诗人感慨无需远赴繁华的扬州,眼前乡村就有醇美的酒可供欣赏,流露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音乐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品味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