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亡·其一》
《悼亡·其一》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燕寝焚香老病身,细君相对坐如宾。

而今一榻维摩室,唯与无言法喜亲。

(0)
鉴赏

这首诗《悼亡(其一)》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面对亡妻后的内心世界。诗中以“燕寝焚香老病身”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年老多病,独自在静谧的卧室中,点燃香炉以求心灵的慰藉。接着,“细君相对坐如宾”,这里“细君”是对妻子的尊称,意为妻子如同宾客般坐在他的对面,暗示了妻子已逝去,只剩下回忆相伴。

“而今一榻维摩室,唯与无言法喜亲。”这一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佛法的寻求。维摩室,源自佛教故事中的维摩诘居士的居室,象征着清静、修行之地。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维摩诘,表示他虽身处孤寂之中,却能从佛法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喜悦,这喜悦并非言语所能表达,而是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失去爱侣后,从哀伤走向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超越的过程,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

吾家谓侄非常儿,自幼读书尝下帷。
平居事母尽孝道,力供子职曾无违。
辛勤农亩三十载,顿立门户成家肥。
耻同流俗事骄吝,好贤乐业常怡怡。
闻人急难知在己,见义踊跃无不为。
造桥砌路未为德,折券释逋未足奇。
究其存心用意处,尤在邑人艰食时。
此邑山多土田少,民贫自昔难支持。
其间岁收数百斛,已为富室他可知。
况复今年苦亢旱,州里远近咸告饥。
田畴弥望总如燎,细民未免俱流移。
纵使人能保常产,亦复有甑无米炊。
虽幸朝家行赈济,正恐未能遍群黎。
往往倾村走山谷,荷锄掘地寻蕨萁。
取根为粉虽可饱,食之既久人亦羸。
春来必至生疫疠,死填沟壑夫何疑。
吾侄见之轸忧恻,首议倡率输家赀。
既捐青蚨二百万,犹恨籴贵难疗饥。
庾中仅存二千石,一旦倾倒尽散之。
此心但欲济隣里,身外浮名非所希。
吁嗟薄俗务贫鄙,计较升斗争刀锥。
徒知富有可润屋,岂虑人怨亲戚离。
有如吾侄为此举,吾乡自古应亦稀。
小惠所施固未博,风义自足洗浇漓。
傥使人人皆若尔,千里岂复忧馁时。
第愿吾侄广此意,所为尽从今日推。
阴功在人天心报,会俾尔寿膺繁禧。
梓里遗芳传未艾,世有子孙攀桂枝。
岂惟同里共歆艳,亦使吾侄增光辉。
老夫无以示旌劝,聊为吾侄题此诗。

(0)

客有善画者取予所和归去来辞图之成轴仍为老

劳苦形骸不自知,朝来始向画图披。
可怜憔悴今如许,更不归休待几时。

(0)

挽五兄知府二首

平生臭味最相投,方喜同时得退休。
正欲从容陪杖履,从兹萧散老林丘。
高标岂料成千古,遗爱空嗟满一州。
兄弟凋零复无继,帮山谁与我同游。

(0)

余以前年五月八日到官今年又于此日去郡同僚

来守江山恰二年,同僚何幸得诸贤。
屡邀风月供吟笔,几度江山棹酒船。
自分衰颓今老矣,可堪离索更凄然。
青云有路平如砥,公等应须早着鞭。

(0)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

应念衰翁老且疲,年来跬步要扶持。
铁为拄杖劳相寄,全胜花前只杖藜。

(0)

领客赏梅

经年相别阻传杯,忽见梅枝入眼来。
今日劝君休惜醉,不应辜负腊前梅。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