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时旸都宪·其一》
《寄时旸都宪·其一》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两接东南使者音,不胜回首动孤吟。

朝廷大义臣何切,阳羡青山梦亦深。

云水江湖东道主,乾坤礼乐万年心。

莫言一曲无穷调,流水高山别有琴。

(0)
鉴赏

这首诗《寄时旸都宪(其一)》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

首联“两接东南使者音,不胜回首动孤吟”开篇即以东南使者之音为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频繁而深情的交流,同时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朝廷大义臣何切,阳羡青山梦亦深”转而聚焦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强调了忠诚与责任的重要性。阳羡青山象征着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忘怀,体现了他对国家大义的深切关注和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颈联“云水江湖东道主,乾坤礼乐万年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宇宙、历史联系起来。诗人自比为云水江湖的主人,寓意着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时,对天地间礼乐的永恒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秩序的向往和对时间长河中不变价值的坚守。

尾联“莫言一曲无穷调,流水高山别有琴”以音乐为喻,指出真正的艺术或情感表达不仅仅是表面的旋律,而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这里暗含着对友情、对理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越表面形式、触及心灵深处的真挚情感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国家责任、宇宙哲学的交织探讨,展现了庄昶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思想深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燕待知泉州郑司业致语

虎符分寄辍名卿,锦缆牙樯绣水滨。

昼秀岂将誇故里,綵衣端为奉高亲。

开怀此日樽中醉,结绶他年席上珍。

画鼓不须催去棹,清欢难会玉堂人。

(0)

和孙逸道供奉除夜作

流光如转毂,诘旦又新年。

律换铜壶漏,春回斗柄天。

守灯须彻曙,分酒莫论钱。

雪分琼瑶化,花看锦绣鲜。

暗惊双鬓改,傍羡九官迁。

俗礼还慵讲,从朝好昼眠。

(0)

僧求潜庵赞

德腊俱难及,一庵江寺隈。

敢称少室后,亲见老南来。

鬓雪残零尽,心花烂熳开。

若言只这是,九尾似黄能。

(0)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其五崇山堂

襄阳林壑精神处,此地正如眉目间。

笑看弓弯弄云水,风流那减谢东山。

(0)

寄盛群玉

平生翰墨到精微,盛氏诸郎最白眉。

气讦曾窥豪士赋,初交先和野僧诗。

谩劳清梦思相识,那料孤踪晚见知。

君看临危用心处,何殊晏子解骖时。

(0)

题悟宗壁

到寺回身望众峰,一堂疏快万缘空。

槲林曲折通幽径,莲荡凋零退晚红。

师已灰心增夏腊,我今霜鬓撒秋风。

亦知旁舍多佳士,香火他年愿此同。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