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门吊古·其一》
《厓门吊古·其一》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遗恨前朝事,吾来问水滨。

乾坤存一旅,社稷有三臣。

惨澹勤王志,间关护主身。

至今厓畔石,风雨洗胡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厓门吊古》其一,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古代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遗恨前朝事”,开篇即点出历史的遗憾与哀思,引人入胜。次句“吾来问水滨”,诗人亲自来到历史的现场,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往事的探寻与思考。接下来,“乾坤存一旅,社稷有三臣”两句,既是对历史事件的概括,也暗含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乾坤,天地之意;一旅,指军队;三臣,可能是指三位忠臣,具体人物未明,但此处强调的是忠诚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惨澹勤王志,间关护主身”描绘了忠臣们为了国家和君王,不畏艰难险阻,竭尽全力的英勇形象。惨澹,形容环境的凄凉与艰苦;勤王,尽力辅佐君王;间关,形容道路的崎岖不平。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忠臣们的高尚情操和牺牲精神。

最后,“至今厓畔石,风雨洗胡尘”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寓意深远。厓畔石,即崖边的石头,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者;风雨洗胡尘,用自然界的风雨比喻时间的流逝,将历史的痕迹逐渐冲刷干净,但忠臣们的功绩与精神却如同这些岩石一样,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也寄托了对后世的警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与反思,表达了对古代忠臣义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提醒当代人应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边愁·其二

秋声晚来急,边塞乍寒时。

不似江南日,愁多只自知。

(0)

自阳翟至宁陵与虚已叔诸弟别还曹未久知止复来偶成二十八字

绿遍墙头杨柳枝,小亭春尽阻归期。

头昏目暗无情绪,不比少年离别时。

(0)

扬州留一上人

日日东风吹客衣,小园春在掩芳菲。

残花过雨飘零尽,好鸟穿林自在飞。

往事虚成采薇瘦,故人频有食言肥。

知公未厌西行晚,且伴江船缓缓归。

(0)

简宁子仪二绝·其一

只恐老去被花恼,更欲忘忧须酒浇。

何似山堂病居士,闭门高枕过春朝。

(0)

寄李怤去言

东南之望庐山英,李郎落落奇后生。

凤凰麒麟在郊薮,芝兰玉树生阶庭。

文章初如滥觞水,行见万里通沧溟。

汪侯爱君笔不停,谓君诗似秋风清。

世间儿子甘缩手,苏过赵楠俱抗行。

少年才气乃如此,后来定是贤公卿。

伊昔先朝文物盛,君家诸父当朝廷。

外兄复是不世才,奇祥异瑞相辉映。

翻云覆雨十年后,昏昏醉梦须君醒。

我生未壮日向衰,疾病侵凌心已灰。

眼中之人不易见,千变百技常追随。

诗书深藏半鼠矢,笔墨高卧封蛛丝。

功名已矣付公等,田园肯放吾先归。

(0)

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其一

镂冰斲雪赋精神,不受丹青一点尘。

施粉故应嫌太白,谩凭水墨见天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