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其二》
《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范祖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瑶池真气降东莱,营室新临渭北开。

载见辟王遐迩至,思齐任姒肃雍来。

龙胡尚泣遗弓剑,燧火俄惊变柳槐。

谁识九重宵旰意,中天云汉望昭回。

(0)
翻译
瑶池仙气降临在东方的莱地,营室星宿新开在渭水之北。
众多贤王远近前来朝拜,他们仰慕齐心协力的任姒,带来和谐的气氛。
龙胡之人都为遗失的弓剑悲伤,忽然间,柳槐树发生了奇异变化。
谁能理解深宫中皇帝日夜操劳的心意,他遥望中天银河,期盼着国家的复兴。
注释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真气:仙气,神秘的力量。
东莱:古代地名,指东方的莱州地区。
营室: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帝王。
渭北:渭水北部,代指中原地区。
辟王:指贤明的君主。
遐迩:远近的人。
任姒:传说中的贤妃,比喻贤良的臣子。
肃雍:严肃而和睦。
龙胡: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遗弓剑:象征失去权力或权威。
变柳槐:比喻事物发生突变。
九重宵旰:形容皇帝深居宫中,勤于政务。
宵旰:形容日夜辛劳。
昭回:光明照耀,此处指国家的兴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祖禹所作的《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瑶池的仙气降临象征着吉祥的景象,描述了皇帝出行,群臣远近前来朝拜的盛况。"辟王遐迩至"表达了君主威仪吸引四方臣民,"思齐任姒肃雍来"则寓言贤德如任姒般的皇后也参与其中,展现出朝廷的和谐与秩序。

"龙胡尚泣遗弓剑"借典故表达对前朝遗物的追思,暗示历史的延续与变迁;"燧火俄惊变柳槐"则运用神话传说,描绘出神秘而富有戏剧性的场景,寓意皇权的神化和自然的敬畏。

最后两句"谁识九重宵旰意,中天云汉望昭回"揭示了皇帝深藏不露的忧虑和对天下苍生的关怀,以及对上天的祈愿,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回归正道。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展现了皇家盛典的庄重气氛,同时也流露出对治国理政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范祖禹

范祖禹
朝代: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小舟自红桥之南过吉泽归三山二首·其二

六月芙蕖正盛时,画船长记醉题诗。

世间好景元无尽,霜落荷枯又一奇。

(0)

杂诗·其三

风雨忽然至,岂不念国乱。

世材不天假,秋华复伤晚。

原草日以黄,丰条顿成蔓。

茱萸亦宿实,初辛不如蒜。

天道至此穷,虽才我奚赞。

嗣宗思亲友,晤言每自叹。

何如左太冲,高步独无闷。

(0)

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二

风柳散如梳,霜云淡如扫。

高楼破危空,低烟袅寒草。

此际兴不尽,何以战秋老。

止可将酒瓶,同向西风倒。

(0)

观性吟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

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

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0)

生日吟

三万五千日,伊予享此身。

当时才作物,此际始为人。

久负阴阳力,终亏父母恩。

一杯为寿酒,床下列儿孙。

(0)

答人语名教

开辟而来世教敷,其间雄者号真儒。

修身有道名先觉,何代无人达奥区。

焕若丹青经史义,明如日月圣人途。

鲰生涵泳虽云久,天下英才敢厚诬。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