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
《金缕曲》全文
清 / 叶璧华   形式: 词

一架蔷薇月。忆当时、团圆双影,那禁惜别。

十二栏杆人静悄,相对梅花瘦骨。

丁香绾、芙蓉绣结。

一任瑶台莺燕语,卷芳心、不共春争发。

梦魂袅,江天阔。幽怀万种凭谁说。

浑不辨、吴头楚尾,关山难越。

怅前宵、来风雨疾,檐铁声声凄绝。

更莫问、萍踪鸿雪。

我亦飘零红粉泪,和啼鹃、千点应成血。

银缸冷,肝肠裂。

(0)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叶璧华所作,以月夜中的蔷薇为引,抒发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难以言表的内心情感。词中通过描绘月夜下蔷薇与梅花的孤独身影,以及栏杆边的寂静,表达了主人公对往昔团圆时光的怀念和分别后的痛苦。"十二栏杆人静悄,相对梅花瘦骨"一句,以梅花的瘦骨形象象征着词人的憔悴和孤寂。

"一任瑶台莺燕语,卷芳心、不共春争发",借莺燕的欢语反衬词人内心的落寞,蔷薇不愿与春花竞艳,暗示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和无奈。接下来,词人将思绪飘向远方,感叹关山阻隔,前夜风雨交加,使得情绪更加悲凉。

"幽怀万种凭谁说",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无处倾诉的苦闷。"我亦飘零红粉泪,和啼鹃、千点应成血",以女子的眼泪和杜鹃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惨和自己的飘零之感。结尾处的"银缸冷,肝肠裂",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和痛楚,画面凄冷,情感深沉。

整体来看,叶璧华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在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变迁中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叶璧华
朝代:清

1841-1915,字润生,别字婉仙,客家人,嘉应白渡堡(今梅县丙村镇)卢陵乡人,自号古香阁主人。是清末民初岭东著名女诗人、教育家。与大埔范荑香、嘉应黎玉珍并称“晚清粤东三大女诗人”,著有《古香阁诗集》2卷。
猜你喜欢

三月十二日四十八岁初度是日自上海赴南京·其二

平生自谓刚,百炼成绕指。

丑枝还著花,一笑诚可已。

相欢曾几时,往事同覆水。

奇情谁能羁,绝世骋恢诡。

勇决实起予,我乃不如尔。

龙剑何必合,小别辄万里。

琅琊王伯舆,区区为情死。

(0)

八月六日携炳垂二子登晴川阁

危矶赴水作孱颜,二水萦回见带环。

槛外千帆皆入阁,城中万户总依山。

廿年蓝褛归殊远,一老经营事已艰。

恨杀江流偏到海,端令忧患满人间。

(0)

九日虎坊桥新馆独坐偶成

九日宣南昼闭门,幽花相对更无言。

残秋去国人如醉,晚照横窗雀自喧。

坐觉宫廷成怨府,仍愁江海有羁魂。

孤臣泪眼摩还暗,争忍登高望帝阍。

(0)

渡海·其一

积铁黯然流,驾霆与之骋。

时有片云飞,茫茫带孤影。

(0)

自题三十八岁小照·其二

吾年垂四十,颇亦厌虚辞。

结习浑难尽,鸣秋略有诗。

(0)

复从游武昌西山九曲亭至陶桓公祠

楚山入武昌,连峰到江尽。

危亭据九曲,江树遥可认。

东坡千人耳,名与此山峻。

壁间颖滨记,微叹转清润。

长沙擅攻伐,当日比廉蔺。

平生慕圣禹,事乃儒者近。

至今读书处,老桂散馀韵。

来游生苦晚,入世遘多衅。

谁言不逮古,差喜陪雄俊。

尚书实挺生,忧国带霜鬓。

高宾有梁蒯,声实各隐磷。

峰头立小语,万古入鸿阵。

部民争拥看,诸岭为微震。

贱儒世虽弃,济胜颇能奋。

登临摩倦眼,私淑窃自信。

被发行归山,振衣向千仞。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