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入武昌,连峰到江尽。
危亭据九曲,江树遥可认。
东坡千人耳,名与此山峻。
壁间颖滨记,微叹转清润。
长沙擅攻伐,当日比廉蔺。
平生慕圣禹,事乃儒者近。
至今读书处,老桂散馀韵。
来游生苦晚,入世遘多衅。
谁言不逮古,差喜陪雄俊。
尚书实挺生,忧国带霜鬓。
高宾有梁蒯,声实各隐磷。
峰头立小语,万古入鸿阵。
部民争拥看,诸岭为微震。
贱儒世虽弃,济胜颇能奋。
登临摩倦眼,私淑窃自信。
被发行归山,振衣向千仞。
楚山入武昌,连峰到江尽。
危亭据九曲,江树遥可认。
东坡千人耳,名与此山峻。
壁间颖滨记,微叹转清润。
长沙擅攻伐,当日比廉蔺。
平生慕圣禹,事乃儒者近。
至今读书处,老桂散馀韵。
来游生苦晚,入世遘多衅。
谁言不逮古,差喜陪雄俊。
尚书实挺生,忧国带霜鬓。
高宾有梁蒯,声实各隐磷。
峰头立小语,万古入鸿阵。
部民争拥看,诸岭为微震。
贱儒世虽弃,济胜颇能奋。
登临摩倦眼,私淑窃自信。
被发行归山,振衣向千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孝胥游历武昌西山九曲亭和陶桓公祠的情景。他以楚山入武昌起笔,展现了连绵峰峦直抵江边的壮丽景色。九曲亭居高临下,江树在远方清晰可见。诗人提及东坡的典故,赞美其名声与山势相匹配,壁间的颖滨记则增添了历史的韵味。
接着,诗人提到长沙的历史人物,如攻伐之才的廉蔺,以及对圣贤禹的仰慕,暗示儒家精神的亲近。他感叹自己生时已晚,未能早年游历,但能与当代豪杰共游,也感到欣慰。诗人还赞赏了尚书的忧国之情,以及高朋之间的才华,他们在峰头交谈,声音穿越时空,仿佛融入历史长河。
诗人自谦为贱儒,虽然遭世弃,但仍怀有济世之心,登高望远,精神振奋。他想象自己披发行游,回归山林,衣袂飘飘,意气风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格理想的独特感悟。
龙河四月春始回,健儿纵牧沙埸隈。
坡陀草软茁新绿,腾骧风逸皆龙媒。
群饮团圞藉鞍䩞,湩酪分尝红入面。
四弦弹出塞外声,醉起蹁跹舞胡旋。
圣皇恩露覃遥天,宴乐休养能生全。
只今衔尾尽入贡,日见赤墀千万牵。
林逋去我久,孰能爱孤芳。
谅匪高世怀,视此徒伥伥。
江南春欲回,万卉亦已僵。
老干正屈铁,繁英傲冰霜。
北来当岁寒,翘想恒彷徨。
宁知此庵内,忽挹君子香。
丰姿逼人清,粲粲玉雪妆。
贞白以自守,耻登桃李场。
岂惟吐奇芬,结实味胜常。
和盐荐鼎鼐,需贤闻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