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
欲作镆耶为物使,知君能笑不祥金。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
欲作镆耶为物使,知君能笑不祥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七)》。诗中融合了对高洁品格与艺术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抒发。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不染尘埃的情景。诗人自比为居高处而无俗念,宛如古代仙境中的瑶台;"万窍鸣时"则是形容琴声在空旷之中回荡,每一个音符都如同玉石相击般清脆悦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纯净、高远的情操。
"欲作镆耶为物使,知君能笑不祥金。"
这两句则是表达诗人与友之间的情谊和交流。"欲作镆耶为物使"中的"镆耶"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想要以此琴声去传递某种信息或情感;而"知君能笑不祥金"则表明,面对友人的智慧和品德,诗人深信对方能够识破世间不实之物,即便是黄金也不见得有真正的价值。这里的"笑"包含了超然与洞察。
整首诗通过琴声、玉音与镆耶等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共鸣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本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高洁品格和艺术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