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首·其一》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屋]韵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

(0)
注释
昔:从前。
燕:燕子。
沉香亭:唐代名亭,与杨贵妃有关。
今:现在。
送老:度过晚年。
破茅屋:破旧的茅草屋。
醉翁:指欧阳修,号醉翁。
耳虽白:耳朵虽然已经变白。
坡仙:苏轼,号东坡居士,人称坡仙。
鬓已秃:鬓发已经斑白。
翻译
从前燕子曾见过沉香亭的繁华
如今我却只能在破旧茅屋里度过晚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首(其一)》。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

“昔燕见沉香亭”中的“昔”,意指过去,是一个回忆的开始。在古代,燕通常与欢乐、宴饮联系在一起,而沉香亭则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这里隐含着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今送老破茅屋”表达了现实的凄凉。时间带走了青春,留下的只是一间破旧的茅草房。这两句诗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变迁的无奈感受。

“醉翁之耳虽白”中的“醉翁”,指的是李白,这里用他来象征诗人的朋友或同代人。而“坡仙”,则是指苏轼。这两位都是唐宋时期的著名诗人。通过提及他们,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与时代巨匠们共同经历了时间的洗礼。

最后,“坡仙之鬓已秃”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慨。“鬓秃”,即头发稀疏,是老年的象征。这句诗强调了时光对人生的侵蚀,甚至连那些曾经辉煌的文学巨匠也不例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欢乐与今日颓败,以及引用古代伟大诗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癸酉六月二十二日游莫愁湖观荷

幽人先鸟起,郭西犹悄然。

江气不成雨,化为满湖烟。行行重行行,廜■别有天。

十里万荷花,中撶舴艋船。

孤鹭导熟客,坐我菰芦边。

嘒嘒一蝉吟,阁阁群蛙连。

茭瓜塘外塘,弥望青田田。

胜棋楼百尺,郁金堂东偏。

英雄何飒爽,儿女何缠绵。

老僧话桑海,山茗瀹瓯鲜。

云是荷露煮,味胜中泠泉。

(0)

雒南道中

万山皆拱揖,邀我入云行。

秋逼小枫醉,石撩流水鸣。

有人度林杪,隔树送歌声。

随意与之和,高吟对晚晴。

(0)

灵湖寺同张叔渊明府施恕庵主簿

万里寒涛色,春来到佛堂。

游人集吴越,古木认萧梁。

倚槛峰峦改,巡檐薜荔荒。

殷勤问湖水,门外已耕桑。

(0)

湖村晚泊

向晚湖村路,炊烟蔽野青。

乱山沈暝色,孤雁没沙汀。

水阔云低屋,风高浪扑星。

幽人垂钓处,早已闭柴扃。

(0)

归梦

黄叶溪流急,东岑一径斜。

洗心寻碧涧,归梦溯苍葭。

读史诚多事,悲秋尚有家。

未须愁六凿,守黑是生涯。

(0)

魏太和铜熨斗歌沈西雍太守所藏

当涂高高熨不平,金铜仙人辞汉京。

化为翁仲魏宫守,巧学新莽抱威斗。

屈戌铜铺锁阿甄,射死母鹿留子身。

狼顾忽来受顾命,汝睿安能更执柄。

君不见洛妃步后灵芸啼,针神夜来方卷衣,外间已唱青头鸡。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