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和公主还宫》
《太和公主还宫》全文
唐 / 李敬方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

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

金殿更戎幄,青祛换毳衣。

登车随伴仗,谒庙入中闱。

汤沐疏封在,关山故梦非。

笑看鸿北向,休咏鹊南飞。

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

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

凤去楼扃夜,鸾孤匣掩辉。

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gōngzhǔháigōng
táng / jìngfāng

èryānchénwàiliángzhuǎnzhànguī
jiābēicàiyǎnhàn使shǐmíngfēi

jīn殿diàngèngróngqīnghuàncuì
dēngchēsuíbànzhàngmiàozhōngwéi

tāngshūfēngzàiguānshānmèngfēi
xiàokàn鸿hóngběixiàngxiūyǒngquènánfēi

gōngliánxīnyàngtíngxiǎngjiùwéi
shēngháishìérshǎoshúshínèijiā

fènglóujiōngluánxiáyǎnhuī
yìngliánjìnyuánliǔxiāngjiànbèi

翻译
在战火纷飞的二十年后,我带着凄凉的心情辗转归来。
胡笳声中想起蔡琰的悲苦,汉使也为明妃的遭遇哭泣。
皇宫中的华丽宫殿代替了军帐,华丽的服装换下了粗布衣裳。
登上马车,跟随侍卫,进入宫廷,拜谒宗庙。
曾经的恩赐和荣耀已成过往,关山之外的旧梦不再真实。
笑着看待北归的大雁,不再吟唱南飞的喜鹊。
宫中的发式新颖,庭前的老树唤起往昔的记忆。
活着回来的仆人寥寥无几,熟悉的内廷之人更是稀少。
凤凰已离去,楼阁空寂,夜晚只有月光洒落,宝匣里的鸾鸟也失去了光彩。
应该会怜惜宫中的柳树,它们见到我更加依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公主在战乱中被迫离别后重返皇宫的情景,充满了哀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公主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往生活的深切缅绵。

首句“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即设定了诗的背景——战争结束后的凄凉氛围,以及公主归来的境遇。"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强化了诗中的哀伤气氛,同时也映射出公主自己的不幸遭遇。

接下来的“金殿更戎幄,青祛换毳衣”描绘了战乱后宫廷的破败,以及公主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登车随伴仗,谒庙入中闱"则表现了公主归来后的孤独和无助。

"汤沐疏封在,关山故梦非"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现实与回忆之间的落差。"笑看鸿北向,休咏鹊南飞"则是公主面对现实无奈的心境。

"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中的“宫髻”和“庭柯”都指代了宫廷生活,而“怜新样”、“想旧围”则分别表达了对现在的不适应和对过去的怀念。"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则是公主对于身边人事变化的感慨。

最后,“凤去楼扃夜,鸾孤匣掩辉”中的“凤去”、“鸾孤”都是失去了伴侣的隐喻,表达了公主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凉。"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则是对皇宫中庭院景物的依恋,以及对能与之共度时光的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构筑,展现了一个充满哀伤与怀旧的内心世界,是一篇深情且充满历史沧桑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敬方
朝代:唐

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唐代诗人。穆宗长庆三年【823】进士。文宗太和【827-835】间,曾任歙州【安徽省歙县】、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刺史。著有《李敬方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 
猜你喜欢

涿郡览古·其五

琼楼边洞乘云去,璧水琴高跨鲤来。

此事今胡艰目睹,列仙传记果真哉。

(0)

闻雁二首·其二

徘徊欲下犹嫌冻,来往无端总识春。

试听嗷然惟益戚,江乡眷彼被灾民。

(0)

率题

报丰为慰报灾戚,慰戚何常有必心。

只有自怜人不识,慰心那抵戚心深。

(0)

燕九灯词·其三

来使昔年叨宴赉,降汗今日侍威仪。

灯前举似钱王事,惟道知恩馀不知。

(0)

立春日雪与大学士及内廷翰林联句重华宫是日复得诗二首·其一

条风今日是新春,吉色华光霭柍桭。

茗果雅堪酬盛节,杯盘何必亟兹辰。

悦心甘泽沾三白,坚齿生香试五辛。

同有燮时祈岁责,即看京兆出耕人。

(0)

永恬居

峰翠屏张后,溪清带绕前。

重临旧书室,静对好秋天。

不约神襟朗,那求俗虑捐。

偶成四十字,但未必皆贤。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