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过天城寺看老梅》
《晚过天城寺看老梅》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寒勒将舒蕊,春苏半槁根。

孤清真欲绝,迟暮复何言。

幸与岁时久,深叨封植烦。

低回对虚馆,山月共黄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访天城寺观赏老梅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梅在冬末春初之际的生机与坚韧。

首句“寒勒将舒蕊”,描绘了冬日严寒中梅花即将绽放的情景,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次句“春苏半槁根”,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复苏力量,即使是最干枯的根部也能感受到新生的气息。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老梅在逆境中展现出的生命力。

“孤清真欲绝,迟暮复何言”两句,表达了老梅在孤独与清冷中似乎接近生命的尽头,但即便如此,它也并未放弃,仍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这里既有对老梅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有对生命不息的感慨。

“幸与岁时久,深叨封植烦”则表达了诗人对老梅长久以来与时间的斗争,以及对大自然赋予其生长环境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封植”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滋养与保护,诗人借此表达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感恩。

最后,“低回对虚馆,山月共黄昏”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老梅静静地伫立在空荡的寺庙之中,与山间之月共同迎接黄昏的到来。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老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诗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梅的描绘,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十月九日同公美践上林之约回途纪实

景入小春方嫩寒,缓行不觉鸟间关。

倚空叠嶂何崷崒,带石清溪屡绕环。

政拟徘徊檀木岭,且先点检上林山。

杖藜未作忙归计,又喜临清得钓湾。

(0)

和徐子融韵·其三

雨馀云静太虚澄,月在今宵分外清。

喜得佳篇来讽咏,世间荣辱一毫轻。

(0)

记梦

梦里分明记本根,觉来无语正心君。

阴阳却把量消长,且喜新来胜一分。

(0)

挽刘金部

忠清家法见闻中,蜀产凋零又到公。

抗伪一门诚节谊,明伦数语最精忠。

郎潜勇退声名重,使传贤劳惠利丰。

时事方艰人物眇,可堪收泪洒悲风。

(0)

绕佛阁

暮烟半敛。云护澹月,斜照楼馆。春夜偏短。

一床耿耿,孤灯晃帏幔。玉壶漏满。

天外渐觉,归雁声远。离思凄婉。

重怀执手,东风翠蘋岸。

料想凤楼人,倦绣回文停彩线。

憔悴泪积,香销娇粉面。叹暗老年光,隙驹流箭。

梦中空见。漫惹起相思,芳意迷乱。

锦笺重向纱窗展。

(0)

少年游·其三

画楼深映小屏山。帘幕护轻寒。

比翼香囊,合欢罗帕,都做薄情看。

如今已误梨花约,何处滞归鞍。

待约青鸾,彩云同去,飞梦到长安。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