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桧森罗一径斜,绣衣联辔入烟霞。
尽教春意回枯槁,未遣秋霜着早花。
喜傍云山开眼孔,细烹泉乳泛茶芽。
僧轩半晌非容易,无限风光被物华。
松桧森罗一径斜,绣衣联辔入烟霞。
尽教春意回枯槁,未遣秋霜着早花。
喜傍云山开眼孔,细烹泉乳泛茶芽。
僧轩半晌非容易,无限风光被物华。
这首诗描绘了在烟霞缭绕的山林中,两位身着绣衣的侍御沿着曲折的小径,步入幽静的自然之境。诗人通过“松桧森罗一径斜”这一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松树与桧树排列成行,小径蜿蜒曲折,引人入胜。
接着,“绣衣联辔入烟霞”,生动地展现了侍御们穿着精美绣衣,携手并进,仿佛融入了这缥缈的云雾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人运用“尽教春意回枯槁,未遣秋霜着早花”这两句,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能够使枯萎的生命复苏,而秋天的寒霜不会过早地摧残花朵,寓意着希望与生命力的永恒。
“喜傍云山开眼孔,细烹泉乳泛茶芽”则进一步描绘了侍御们在云山之侧,欣赏美景的同时,享受品茗的乐趣。这里的“开眼孔”不仅指视觉上的开阔,更象征着心灵的觉醒与提升,通过品茶来净化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僧轩半晌非容易,无限风光被物华”表达了短暂的时光虽短,但在这片充满自然美景与人文关怀的空间里,却能感受到无穷的喜悦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
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返京华。
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
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
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纪穷通聚散三。
老去何妨从笑傲,病来看欲懒朝参。
离肠似线常忧断,世态如汤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岚。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不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莫折红芳树,但知尽意看。
狂风幸无意,那忍折教残。
朝日城南路,旌旗照绿芜。
使君何处去,桑下觅罗敷。
事与年俱往,情将分共深。
莫惊容鬓改,只是旧时心。
暂别劳相送,佳期愿莫违。
朱颜不须老,留取待郎归。
拂匣收珠佩,回灯拭薄妆。
莫嫌春夜短,匹似楚襄王。
珍重还京使,殷勤话故人。
别离长挂梦,宠禄不关身。
趣向今成道,声华旧绝尘。
莫嗟客鬓老,诗句逐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