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意院井诗二首·其一》
《如意院井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华镇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太平兴国古佛刹,小院得名如意轮。

何人默识原地脉,凿井正会甘泉津。

阔容三尺白银瓮,深可二丈青丝缗。

夏凉未觉冰雪冷,味美不啻醍醐珍。

寺僧知爱不忍惜,汲引无间都城人。

鸣钟声歇更漏促,天鸡初报扶桑晨。

侧肩接足负担者,排闼争凑苍苔唇。

丝瓶上下掉孔急,语笑嘈杂春雷振。

永日迢迢既云暮,健夫噏噏皆嚬呻。

万人已喜用周给,一泓依旧清奫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华镇所作的《如意院井诗二首》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如意院井的壮观与独特魅力。

首先,诗人以“太平兴国古佛刹”开篇,点明地点,暗示了此井的历史悠久和宗教背景。接着,“小院得名如意轮”一句,巧妙地将井与佛教中的如意宝轮相联系,赋予了井以吉祥的象征意义。

“何人默识原地脉,凿井正会甘泉津”,诗人赞美了井的选址与建造,暗含着对工匠智慧的敬仰。接下来,“阔容三尺白银瓮,深可二丈青丝缗”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井的规模与深度,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夏凉未觉冰雪冷,味美不啻醍醐珍”则从季节和口感的角度,强调了井水的独特之处,仿佛夏日的清凉胜过冰雪,其味道之佳比之醇厚的醍醐。

“寺僧知爱不忍惜,汲引无间都城人”表现了僧侣对井水的珍视与慷慨分享,体现了佛法的慈悲与普渡众生的精神。最后,“万人已喜用周给,一泓依旧清奫沦”总结了井水为周围居民带来的福祉,即使在使用频繁后,井水依然清澈如初,寓意着永恒与不变。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井的物理特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涵和社会价值,展现了古代中国井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敬畏。

作者介绍

华镇
朝代:宋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猜你喜欢

寿参政

凤凰巢定万年枝,陶铸苍生尽未迟。

六丈语言同辈服,二郎官职乃翁知。

味回春茗甘方永,春到寒花淡更奇。

十有三人共千岁,向羊终社更追随。

(0)

水调歌头.渡江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

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

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

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

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

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

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0)

待青城道人不至

我亦从来薄世缘,偶然采药到西川。

慵追万里骑鲸客,且伴千年化鹤仙。

金鼎养丹暾海日,玉壶取酒醉江天。

朝来坐待方平久,读尽黄庭内外篇。

(0)

二月四日作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0)

舟中晚望二首·其一

河岸前头松树林,树林尽处见行人。

行人又被山遮断,风飐酒家青布巾。

(0)

送李九贬南阳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

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