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日漫兴用前韵》
《元日漫兴用前韵》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纵然有历不知春,是处堪容懒惰身。

饥馑田园丰稔食,乱离时节太平人。

鸠巢旧树因藏拙,鸟下生台未厌贫。

岁序任迁僧任老,头颅添雪倍精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与个人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首联“纵然有历不知春,是处堪容懒惰身”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经历了许多岁月,也未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而世间处处都可容身,暗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颔联“饥馑田园丰稔食,乱离时节太平人”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在丰收之年,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后句则在乱离之时,强调了和平时期人们生活的安定。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安宁的向往。

颈联“鸠巢旧树因藏拙,鸟下生台未厌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鸠鸟筑巢于旧树和鸟儿栖息于新台,不嫌弃贫瘠或富饶的环境,来象征诗人自己或隐士们不拘泥于物质条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岁序任迁僧任老,头颅添雪倍精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明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老去并不影响内心的坚定与精神的饱满。这里的“僧”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即使岁月如流,头上的白发增多,但精神世界却更加丰富和充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示山东巡抚准泰所过兰山郯城上年略被偏灾之区见扶携而来者虽无饥寒之色而室庐盖藏究不逮他邑亟命加赈并未经过而亦系偏灾之五州县令分别加赈焉

兰郯去秋潦,蠲赈早施惠。

今来阅闾阎,稍幸起凋敝。

尚未臻盈宁,终鲜盖藏计。

俗云民所艰,青黄不接际。

念此心怦怦,岂靳沛恩济。

加赈有常经,随宜善措置。

其馀五州县,歉收与此类。

虽非目所击,民瘼岂有异。

贫户有等差,布泽应次第。

毋使吏胥侵,向隅或弗逮。

庶冀苍黎苏,安心待逢岁。

(0)

众春园杂咏·其五

书院甘棠景创新,众春来驻小阳春。

勖兹鱼雅勤文行,莫负崇祠并坐人。

(0)

嘉庆丁巳三月十六日阻风于繁昌三山矶因游三华庵庵为僧山若建山若传为明进士楚人不知其姓名国变后为僧塔在庵左侧·其二

胜国传遗老,开山托巨矶。

三衣藏服冔,一钵寄餐薇。

名姓尘寰灭,波涛过客稀。

祇听松竹韵,三叹出岩扉。

(0)

出金陵留示故旧

又向青溪十日留,依然双阙望牛头。

交游聚处思移宅,衰病行时爱棹舟。

萧寺风多长似雨,后湖烟澹总如秋。

摩揩老眼僧书内,不为兴亡作泪流。

(0)

黄陂道中

故乡东望隔齐安,马首才旋去不难。

略似霸陵临渭上,瑟声清怨走邯郸。

(0)

由张秋至汶上口号四首·其四

帆前莽苍暗平芜,风雨神灵定有无。

一片云遮分水庙,四垂天入蜀山湖。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