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郯去秋潦,蠲赈早施惠。
今来阅闾阎,稍幸起凋敝。
尚未臻盈宁,终鲜盖藏计。
俗云民所艰,青黄不接际。
念此心怦怦,岂靳沛恩济。
加赈有常经,随宜善措置。
其馀五州县,歉收与此类。
虽非目所击,民瘼岂有异。
贫户有等差,布泽应次第。
毋使吏胥侵,向隅或弗逮。
庶冀苍黎苏,安心待逢岁。
兰郯去秋潦,蠲赈早施惠。
今来阅闾阎,稍幸起凋敝。
尚未臻盈宁,终鲜盖藏计。
俗云民所艰,青黄不接际。
念此心怦怦,岂靳沛恩济。
加赈有常经,随宜善措置。
其馀五州县,歉收与此类。
虽非目所击,民瘼岂有异。
贫户有等差,布泽应次第。
毋使吏胥侵,向隅或弗逮。
庶冀苍黎苏,安心待逢岁。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对山东巡抚准泰在巡视兰山、郯城时采取的救济措施的指示和赞赏。诗中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关怀,强调了及时救助的重要性,并提出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确保救济公平公正地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
诗中提到去年兰山、郯城等地遭受自然灾害,政府已经提前实施了救助措施,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然而,仍有一些家庭的储粮不足,生活依然艰难。面对这种状况,乾隆皇帝指示要继续加大救助力度,确保救济措施能够覆盖所有受灾害影响的地区,包括那些虽然没有直接经过巡视但同样遭受损失的五个州县。
他特别强调了在分配救济物资时要考虑到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确保援助能够精准地到达最需要帮助的人手中,避免官僚机构的侵扰导致救助不均。最后,乾隆皇帝表达了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帮助民众恢复生活,安心等待更好的年景到来的愿望。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官员执行政策的严格要求,展现了古代帝王在治理国家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