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遇王子乔,谓君有仙骨。
遨游三岛中,万里一超忽。
朝餐石门霞,莫吸海陵月。
朱颜浥瑶辉,长乐安可歇。
天上降元鹤,白日升玉阙。
懒答麻姑书,况肯事干谒。
我虽不适意,逢君欲飞越。
昔遇王子乔,谓君有仙骨。
遨游三岛中,万里一超忽。
朝餐石门霞,莫吸海陵月。
朱颜浥瑶辉,长乐安可歇。
天上降元鹤,白日升玉阙。
懒答麻姑书,况肯事干谒。
我虽不适意,逢君欲飞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康海所作的《示孙逸人》。康海以豪放不羁的文风著称,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对仙道的向往。
诗中开篇即提及与王子乔的相遇,王子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仙人之一,常与仙骨、仙术相联系。康海将自己比作王子乔,认为自己也具有仙人的气质与骨格。他想象自己遨游于三岛之中,即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象征着他对自由与仙境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中描述了仙人日常的生活方式:早晨在石门霞光中进餐,夜晚则饮海陵之月,这些都充满了神秘与浪漫色彩。朱颜浥瑶辉,长乐安可歇,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生活的永恒与快乐,仿佛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天上降元鹤,白日升玉阙,这两句更加强调了仙人的超凡脱俗,他们能够与神禽共舞,甚至在白日里升入天宫,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最后,康海表达了自己虽然未能完全融入仙人的世界,但遇见这样的仙人仍感到兴奋与渴望,想要追随其后,飞越尘世,追求那遥远而神秘的仙境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浪漫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先生爱乡土,日饮横山绿。
横山有草堂,先生此耕读。
初民知有群,风化基亲睦。
乐生送死情,节之成礼俗。
圣者导所趋,岂日新耳目。
至味在人伦,持此驯百族。
子学富九州,约之一丘足。
踌躇进化理,琐屑有实录。
此义今无闻,苍茫画林谷。
遥知手一编,温温对樵牧。
著意羲皇前,宁为世所牿。
嗟余志四方,动与时抵触。
六合新制作,谓可几一蹴。
还念居游人,冥然自歌哭。
子非耽隐者,类情反真朴。
从知避世人,甘心友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