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送神用《理安》》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送神用《理安》》全文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形式: 四言诗

登降上下,奠璧献斝。音送粥粥,礼无违者。

已虞至旦,神其将归。顾我国家,遗以繁釐。

(0)
注释
登降上下:祭祀过程中的升降动作。
奠璧献斝:献上玉璧和酒杯作为祭品。
音送粥粥:音乐和谐悠长。
礼无违者:没有人违反礼仪规定。
已虞至旦:已经祈求直到天明。
神其将归:神灵即将离开。
顾我国家:眷顾我们的国家。
遗以繁釐:赐予我们丰富的恩惠。
翻译
祭祀时上下移动,献上玉璧和酒杯。音乐悠扬,礼仪严格遵守。
已经祈祷到天亮,神灵似乎即将离去。看我国家,他赐予丰富的恩惠。
鉴赏

这是一段充满古典礼仪色彩的诗句,描绘的是古代祭祀活动的一部分。诗人通过对祭祀过程的精细描述,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祭祀的庄重态度和严谨程序。

"登降上下,奠璧献斝"一句,讲述的是祭祀官员按照礼节进行的动作。"奠璧"指的是将玉璧摆放于特定的位置,而"献斝"则是指向神灵敬献酒水。这些行为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万物和祖先的尊崇。

接下来的"音送粥粥,礼无违者"中,"音送"可能是指乐声渐起,以示祭祀活动开始,而"粥粥"则是形容乐声的柔和。"礼无违者"强调的是在整个祭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古代礼仪规则,不能有丝毫差错。

"已虞至旦,神其将归"这句诗表达了时间已经接近早晨,而神灵即将返回天界的意境。这里的"虞"指的是夜晚的深处或黎明前的时分,"旦"则是指日出后的清晨。这两词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了一个从黑夜到光明的转换过程,也象征着祭祀活动即将结束。

最后,"顾我国家,遗以繁釐"中,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顾"字有回望之意,而"遗以繁釐"则意味着希望神灵能够保佑国家安宁,"繁釐"在这里象征着丰富和平安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些诗句通过对祭祀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与祖先的敬畏之心,以及他们对于礼仪规范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祝愿。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颂扬,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社会和谐与安宁的深切期望。

作者介绍
郊庙朝会歌辞

郊庙朝会歌辞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和宋帅出示所送李大著诗·其二

楼前人送四前旌,楼上诗添七字成。

蔽芾风中皆德意,黍苗雅里尽仁声。

请回南国条枚笔,归主中朝礼乐盟。

天下举安吾始乐,时哉王道正和平。

(0)

周子问作荞麦面冷淘二首·其二

调笑何郎莫漫嫌,一杯为洗太官膻。

品题今自东湖始,汤沐新封羹颉边。

短制牙筹防易断,半和麰粉借微坚。

山鸡隽永堪司荐,岂是从来野性便。

(0)

约同行至浯溪作重九

九日明朝是,三浯自古高。

地能供此景,天亦念吾曹。

溪上风宜帽,山中菊可醪。

病夫虽不饮,短发却堪搔。

(0)

次韵答刘正将

落魄刘郎住藕池,湖南湖北竹枝词。

风流故有诸孙句,绝妙都如幼妇碑。

玉斗歌成微醉后,银河曲就浅寒时。

文章自倚兼馀体,不分人来只看诗。

(0)

次韵张部门湖上二首·其一

已作西湖烂漫游,北山兰若更深幽。

骅骝蹀躞青林下,舴艋夷犹古渡头。

花满杨坡桃不语,声喧阴壑水争投。

可怜不共林宗泛,只有新诗许载酬。

(0)

见雁

万古胡沙雁,衡阳到即回。

如何九日至,故作永州来。

节里他乡客,江边独夜桅。

吾亲应念我,烦汝到浯台。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