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桥压雨,峰馆凌空,宛转相属。
处处褰帘,一带小溪如玉。
幽恨不随流水去,离魂偏遇游丝触。
爱村姬,任银瓶笑指,芳名原熟。
痛往事、存亡荣落,不意欢娱,此际能续。
人到中年,怕听断肠新曲。
兴过难留头上黑,愁来且尽杯中绿。
记岩西,抱花眠,夜深烧烛。
寺桥压雨,峰馆凌空,宛转相属。
处处褰帘,一带小溪如玉。
幽恨不随流水去,离魂偏遇游丝触。
爱村姬,任银瓶笑指,芳名原熟。
痛往事、存亡荣落,不意欢娱,此际能续。
人到中年,怕听断肠新曲。
兴过难留头上黑,愁来且尽杯中绿。
记岩西,抱花眠,夜深烧烛。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后静谧的山间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词人以“寺桥压雨,峰馆凌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压”和“凌”两个动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山桥与山馆的景象,也隐含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下来,“宛转相属”四字,将山间的溪流与远处的山峰联系起来,仿佛是大自然的脉络,蜿蜒曲折,相互依存。词人通过“处处褰帘,一带小溪如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纯净,将小溪比喻为“玉”,既突出了其清澈之美,又赋予了它一种珍贵与高洁的象征意义。
“幽恨不随流水去,离魂偏遇游丝触”两句,词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流水无法带走内心的愁绪,离别之魂却在轻柔的游丝中触动,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爱村姬,任银瓶笑指,芳名原熟”则转向对乡村女子的赞美,通过“银瓶”这一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
“痛往事、存亡荣落,不意欢娱,此际能续”表达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欢愉的珍惜,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当下幸福的珍视。
最后,“人到中年,怕听断肠新曲”一句,道出了中年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兴过难留头上黑,愁来且尽杯中绿”则是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在愁苦之余寻求片刻慰藉的生活态度。
“记岩西,抱花眠,夜深烧烛”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夜晚场景,词人似乎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饮酒经何代,休粮度此生。
迹应常自浼,颠亦强为名。
道若千钓重,身如一羽轻。
毫釐分象纬,袒跣揖公卿。
狗窦号光逸,渔阳裸祢衡。
笑雷冬蛰震,岩电夜珠明。
月魄侵簪冷,江光逼屐清。
半酣思救世,一手拟扶倾。
击地嗟衰俗,看天贮不平。
自缘怀气义,可是计烹亨。
议论通三教,年颜称五更。
老狂人不厌,密行鬼应惊。
未识心相许,开襟语便诚。
伊余常仗义,愿拜十年兄。
少年结绶骋金羁,许下如看琼树枝。
入里亲过朗陵伯,出门高视颍川儿。
西游太府东乘传,泗上诸侯谁不羡。
时辈宁将白笔期,高流伫向丹霄见。
何事翻飞不及群,虎班突骑来纷纷。
吴江垂钓楚山醉,身寄沧波心白云。
中岁胡尘静如扫,一官又罢行将老。
薛公荐士得君初,囗领黄金千室馀。
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出重门烟树里。
感物吟诗对暮天,怀人倚杖临秋水。
别离几日问前期,鸣雁亭边人去时。
独坐不堪朝与夕,高风萧索乱蝉悲。
敛版辞汉廷,进帆归楚幕。
三江城上转,九里人家泊。
好酒近宜城,能诗谢康乐。
雨晴西山树,日出南昌郭。
竹露点衣巾,湖烟湿扃钥。
主人苍玉佩,后骑黄金络。
高视领八州,相期同一鹗。
行当报知己,从此飞寥廓。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
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