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别雪鳞鳞,重来及仲春。
马能穿绿竹,鹤亦认乌巾。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
鹿门堪避俗,他日愿为邻。
旧别雪鳞鳞,重来及仲春。
马能穿绿竹,鹤亦认乌巾。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
鹿门堪避俗,他日愿为邻。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过方丈园亭》描绘了诗人久别之后重游旧地的情景。首句“旧别雪鳞鳞”以雪比喻过去的离别,形象生动,暗示了时光流转。次句“重来及仲春”点出诗人是在春天再次来访,季节更替带来了生机。
“马能穿绿竹”写出了园中环境的清幽,连马匹都能轻松穿过翠绿的竹林,显示出园子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鹤亦认乌巾”则以鹤的识人之智,烘托出诗人与这里的深厚缘分,乌巾可能是诗人的服饰,鹤能辨识,足见其独特气质。
“山沼松舟小”描绘了山间池塘边的小舟,小舟映衬着松树,画面清新雅致。“春茶石灶新”则展示了园中生活的情趣,石灶烹煮春茶,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讲究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鹿门堪避俗,他日愿为邻”表达了诗人对园中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在此与世无争的环境中成为邻居,过上闲适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喜爱。
我本东海人,旅食越两载。
缅怀故乡味,厌说天庖宰。
故人吴季子,殷勤许分待。
腆意未拜嘉,初约忽中改。
得非多遗忘,无乃甚欺绐。
笑予太早计,停箸想风采。
小诗当催逋,还胜百钱买。
会当入吾餐,腹中有东海。
于维上天,万物父母。大君宗子,天所畀付。
天能生物,不能遂物。左右斯民,大君之责。
生欲有养,终欲有归。不有王者,孰主孰依。
维昔文王,泽及枯骨。掩骼埋胔,王政之一。
世衰俗降,治不法古。虚文虽存,实政莫睹。
流离委顿,掩覆莫施。下食蝼蚁,上食鸢鸱。
吾皇圣神,心含大造。惠鲜茕鳏,绥辑饥殍。
念厥没者,暴尸弃骸。孰悯孰恻,颠没草莱。
阴雨霜月,冤语吟啸。朕主神天,宁不汝悼。
天地虽大,或缺其仁。吾皇一念,旋乾转坤。
乃召司徒,汝其度地。悉俾瘗埋,汝勿怠事。
乃召宗伯,汝其询咨。捡括以行,俾无或遗。
相彼王郊,其土埴埴。墓人冢夫,乃经乃画。
千夫如云,万锸如雨。劳相踊跃,畚筑具举。
屋如堂如,斧如坊如。崇崇连连,郁其冈如。
于殇于厉,于士于旅。是凭是藉,是宅是处。
焄蒿悽怆,若或有知。枯壤衔恩,冥途结悲。
周文则仁,据所目见。善推其为,皇泽丕遍。
皇泽丕遍,逮于重泉。矧也吾人,覆冒曷言。
至和薰蒸,玄化坱圠。动植蒙休,民不天折。
宇宙清肃,罔有害灾。怪妖藏灭,诸福毕来。
补天不能,助地不及。百神效灵,左右拱翊。
稽首圣皇,寿万千亿。
《拟嘉靖圣德颂二篇·其二》【明·孙承恩】于维上天,万物父母。大君宗子,天所畀付。天能生物,不能遂物。左右斯民,大君之责。生欲有养,终欲有归。不有王者,孰主孰依。维昔文王,泽及枯骨。掩骼埋胔,王政之一。世衰俗降,治不法古。虚文虽存,实政莫睹。流离委顿,掩覆莫施。下食蝼蚁,上食鸢鸱。吾皇圣神,心含大造。惠鲜茕鳏,绥辑饥殍。念厥没者,暴尸弃骸。孰悯孰恻,颠没草莱。阴雨霜月,冤语吟啸。朕主神天,宁不汝悼。天地虽大,或缺其仁。吾皇一念,旋乾转坤。乃召司徒,汝其度地。悉俾瘗埋,汝勿怠事。乃召宗伯,汝其询咨。捡括以行,俾无或遗。相彼王郊,其土埴埴。墓人冢夫,乃经乃画。千夫如云,万锸如雨。劳相踊跃,畚筑具举。屋如堂如,斧如坊如。崇崇连连,郁其冈如。于殇于厉,于士于旅。是凭是藉,是宅是处。焄蒿悽怆,若或有知。枯壤衔恩,冥途结悲。周文则仁,据所目见。善推其为,皇泽丕遍。皇泽丕遍,逮于重泉。矧也吾人,覆冒曷言。至和薰蒸,玄化坱圠。动植蒙休,民不天折。宇宙清肃,罔有害灾。怪妖藏灭,诸福毕来。补天不能,助地不及。百神效灵,左右拱翊。稽首圣皇,寿万千亿。
https://shici.929r.com/shici/SClPBf.html
群鸟喧北林,黄鹄独南逝。
北林岂无枝,罗弋苦难避。
之子丹霞姿,辞我云门去。
山空响流泉,路僻迷深树。
长谷何盘纡,紫芝春可茹。
求志暂栖岩,避喧宁遁世。
系予辱风尘,送子愧云雾。
匡时已无术,希圣徒有慕。
倘入阳明峰,为寻旧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