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其七》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神奇臭腐变穷通,宇宙纷纭醉眼中。

邓禹第堪文学掾,刘歆早作国师公。

干戈世故千岐异,礼乐民彝万古同。

造化岂应全聩聩,秋来依旧有西风。

(0)
翻译
奇妙的事物在腐朽中转化为通达,纷繁的世界在我醉眼中显得混乱。
邓禹才情出众,足以胜任文学官职,刘歆早早地就成为国家的重要导师。
世间战乱频繁,道路各异,但礼仪和民众的习俗却亘古不变。
大自然难道会完全沉默无声?秋天依然会有西风吹过。
注释
神奇:形容事物出人意料的变化。
臭腐:比喻低劣或腐败的事物。
穷通:困厄与显达。
邓禹:东汉名臣,以文才著称。
文学掾:古代官职,负责文学事务。
刘歆:汉代学者,曾担任国子监祭酒。
国师公:国家的重要宗教或学术领袖。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
世故:世事变迁,经验。
礼乐:社会规范和娱乐活动。
民彝:民众的习俗和传统。
造化:自然。
全聩聩:完全沉默,听不到声音。
秋来:秋季来临。
西风:秋季的风。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七十翁吟七言十首(其七)》。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文化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宇宙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神奇臭腐变穷通,宇宙纷纭醉眼中。"

这里诗人以“神奇”、“臭腐”对比天地万物的变化无常,以及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宇宙纷纭"形容世界复杂多变,而"醉眼中"则表明诗人面对这纷扰复杂的世界,内心既有感慨,又带着一丝超然。

"邓禹第堪文学掾,刘歆早作国师公。"

诗人提及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西汉时期的邓 禹和东汉初年的刘歆,强调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尊重与记忆。

"干戈世故千岐异,礼乐民彝万古同。"

这里,“干戈”指的是兵器,象征着战乱和动荡,而“世故”则是指历史的变迁,"千岐异"强调了历史发展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对应的,“礼乐民彝万古同”则表明诗人对于文化传统的尊崇与认同,认为尽管历史上战争不断,但人民对于和谐、礼仪的追求却是永恒不变的。

"造化岂应全聩聩,秋来依旧有西风。"

最后两句,诗人发出疑问,询问大自然是否会完全听从人的意志。"秋来依旧有西风"则表达了即使季节更替,自然界的规律却是永恒不变的,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不可抗力的一种敬畏之心。

总体来说,方回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一种历史感和宇宙观,他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手法,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文化传承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仙客诗

漆水岂难变,桐刀乍可挥。

青书长命箓,紫水芙蓉衣。

高翔五岳小,低望九河微。

穿池听龙长,叱石待羊归。

酒阑时节久,桃生岁月稀。

(0)

定风波.余昔与张子野、刘孝叔、李公择、陈令举、杨元素会于吴兴。时子野作六客词,其卒章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凡十五年,再过吴兴,而五人者皆已亡矣。时张仲谋与曹子方、刘景文、苏伯固、张秉道为坐客,仲谋请作后六客词云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

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

绿鬓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

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0)

杂诗·其五

月明栖鸟动,月暗栖鸟定。

茅鸱潜枳枸,大眼挂宵镜。

皇天生万物,一物畀一性。

遂令盖壤间,扰扰事争竞。

喧呶穷日夕,岂不慁天听。

化工虽云巧,为法秪自病。

沉思令人嗟,欲问谁与应。

(0)

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

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

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

(0)

织妇叹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着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0)

霜晴

万瓦新霜白,一窗朝日晴。

破裘身亦暖,细字眼犹明。

耄喜谵谆语,衰常踸踔行。

登封书不草,力穑报时平。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